之情也愈发深厚。
在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苏启铭深刻认识到,单一的农业经济难以支撑起联盟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需求,必须积极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小型工业,实现产业多元化,才能让联盟经济真正繁荣起来。
他积极组织各地的能工巧匠,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这些手工作坊犹如繁星点点,分布在联盟的各个角落,生产着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品,从坚固耐用的农具,到精美绝伦的纺织品,再到质朴实用的陶器,应有尽有。
在清河县的一处手工作坊里,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屋子。老师傅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工具,打造着一件件精美的铁器。一旁的年轻学徒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神中满是敬佩与学习的热情。“孩子,做手艺活,讲究的就是个耐心和细心。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经得住用。”老师傅一边敲打着火红的铁块,一边语重心长地教导学徒。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发展,苏启铭还全力支持建立了一批小型工厂。这些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如同联盟经济机体中的一个个重要细胞,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生产着简单却至关重要的机械零件、武器装备等物资,为联盟的军事力量提升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一个小型机械工厂里,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操控着机器,生产着各种机械零件。工厂负责人站在车间里,看着有序运转的生产流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多亏了联盟的支持,咱们这小工厂才能办起来。现在生产的这些零件,对联盟的发展可重要了。”
为了实现各地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活跃与交流,苏启铭着手构建联盟内部的贸易网络。他深知,畅通的交通是贸易的命脉,于是组织各地大力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被拓宽、铺平,蜿蜒的小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使得货物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运输。
同时,苏启铭还制定了一套统一且完善的贸易规则,明确了交易的流程、质量标准以及双方的权益保障。这套规则犹如贸易活动的指南针,为商人们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保障了贸易活动的公平、公正与有序进行。
在清河县,苏启铭亲自谋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