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 第156章 外交压力骤增(13/29)
国内的舆论对于外交事务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国内舆论也存在着引导与分歧的情况。

    朝廷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试图对国内舆论进行引导。官方通过各种渠道,如张贴告示、官方文书传达等方式,向百姓解释当前的外交形势以及朝廷的应对策略。强调匈奴、百越等周边势力对大秦边境的威胁,以及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稳定外交关系的重要性。希望借此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团结一心支持朝廷的外交决策。

    然而,国内舆论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坚决支持朝廷的外交政策,认为应该采取强硬手段应对周边势力的挑衅。他们认为大秦乃泱泱大国,不应在外交上示弱,主张集结兵力,对匈奴和百越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以彰显大秦的威严。这些人多为朝中的武将以及一些热血的青年士子,他们对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极为看重,认为妥协只会让周边势力更加嚣张。

    另一部分人则主张采取温和的外交策略,通过谈判、妥协来解决外交争端。他们看到了国内贵族内乱、经济衰退的现状,担心大规模的战争会进一步消耗国力,使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难。这些人以一些文臣和部分关心民生的百姓为代表,他们认为应该通过外交手段,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以便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这种舆论上的分歧,给朝廷的外交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平衡不同的声音,引导舆论朝着有利于外交工作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朝廷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秦在应对外交压力时,也积极开展对外舆论宣传,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力求改善大秦在周边国家中的形象,缓解外交压力。

    在对匈奴的舆论宣传方面,大秦派遣使者向匈奴民众宣传大秦对和平的渴望,强调双方和平共处对彼此的好处。宣传大秦愿意通过公平的贸易往来,满足匈奴对物资的需求,而不是通过战争和掠夺。同时,揭露匈奴贵族发动战争给双方百姓带来的痛苦,试图在匈奴民众中引发对战争的反思,从而对匈奴单于的决策产生影响。

    针对百越地区,大秦的对外舆论宣传侧重于强调大秦对百越文化的尊重和融合的意愿。通过使者、商人以及学者的传播,向百越民众展示大秦并非要强行改变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是希望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