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馋,林周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叫了起来。

    最后,香喷喷的蟹黄拌面他还是吃上了!

    苦啥都不能苦做厨子的!

    下午,林周一觉睡醒就开始准备蟹黄包需要的皮冻馅。

    睡前拿高压锅炖的猪皮跟老母鸡汤已经跳到保温上了。

    现在倒出来用绞肉机绞碎肉皮,制成猪皮蓉。

    再将鸡汤过滤,放入锅中,下入猪皮蓉,大火烧开,改小火熬制。

    期间有浮沫就打去浮沫。

    待汤汁熬到约剩四分之一时,开始调味,熬到浓稠时,再撒上葱花,起锅。

    趁热给汤汁过滤出来,放在盘中,并不断搅拌,待汤汁冷却,凝固后捏碎就是皮冻馅了。

    最后还要将皮冻馅和制好的蟹黄放入同一个盆中,顺时针方向拌匀,蟹黄馅才算制作成功。

    相比之前做过的包子,蟹黄包真的是最复杂的了。

    准备工作就从上午干到了下午。

    接下来还有雪菜包。

    买的现成雪菜,泡到现在,一部分盐味也已经泡出来了。

    等雪菜馅也炒好,接下来就是包包子了。

    揉面擀皮的时间,馅料也冷却好了。

    每一步,林周都精准把握时间,不浪费时间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制作蟹黄包,吃的就是皮薄,因为有馅料里有皮冻,可以说是蟹黄汤包了。

    汤包最怕破皮漏汤。

    所以林周擀的皮也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那种。

    这样就可以避免蒸好的包子掉底,导致里面的汤汁还没吃到嘴里,就漏掉了。

    因为蟹黄包的成本高,林周不打算涨价,所以成品的蟹黄汤包自然不会太大。

    相比于成人巴掌大的雪菜包,婴儿拳头大小的蟹黄包,倒显得格外精致,看着都不像是面食,倒像是晶莹剔透的玉石汤包摆件。

    包好后,林周留下两百个包子摆摊用,剩下的全进了自己肚子。

    吃饱喝足后,才慢悠悠的骑着三轮车出摊。

    今天晚上爬山大爷没有跟他一起出摊。

    爬山大爷的儿子每个周日都会回来看他,晚上一起吃晚饭,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