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并非是明朝的金银元宝。”
“在元朝的时候,还没有元宝的说法。
当时元朝的官方把银锭统称为“银铤”,金锭统称为“金铤”。”
【居然是元朝的金银锭,难怪感觉形状有点不一样。】
【申万三本来就是元朝的商人,有元朝的金银锭很正常。】
【申万三是元末的商人,也是在元末起家的,有这么多元朝金银是很正常。】
【难怪元朝覆灭,钱财都被申万三搜刮完。】
【兄弟,你扯远了。
元朝的覆灭,跟申万三一个商人没有任何关系。】
唐青笑着说道:“一个国家的覆灭,各种因素太多。
不是申万三一个商人能办到的。”
唐青说着的时候,凑近金铤,发现上面还刻有字。
“咦,金锭上面还有字,我看刻的什么?”
“居然刻的是“真定河涧课”。”
唐青又擦拭了一个银铤,上面也有字。
“这个银锭上面刻的是“扬州课”。”
唐青又连续擦拭了几个金银锭,上面都刻着不同地方的名字。
泉哥接话道:“古先生说的这些地方名字,应该都是铸造的时候。
元朝需要把铸造地址、重量、负责官史等信息刻上去。
然后好方便朝廷的财政结算。”
【金锭上刻这么多字上去,铸造起来是真麻烦。】
【古时候必须这么做,谁敢偷工减料,那可根据上面的字找到人,那可是杀头的罪。
所以古时候的金银锭,都是含量十足,没有人敢偷工减料。】
【还是古时候好,没人敢偷工减料。
你们再看现在,到处都是偷工减料的。】
唐青看着只是笑笑,这种事情现在可是普遍现象,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唐青擦拭了一个铜钱,“咦,居然是北宋初期的“太平通宝”。”
唐青又连续擦了几个铜钱,都是不同朝代的铜钱。
比如元朝的至大通宝、至正通宝、大元通宝。
还有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通宝,宋元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