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叔且慢 > 第八十二章 定论(2/3)
八百文,售一钞,可领盐两百斤,任其私卖,是为“盐钞法”。

    盐钞法用产盐的多少来定受钞的数量,发券多少,视盐场产量而定,券中也写明盐量及价格,以免产生同盐引一样的问题来。

    “当然,不一定要用盐,禁榷制度中包括茶,或者其他东西也行!”赵德昭又补充道。

    殿中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似乎在思索这个方案的可行性,牵扯到了榷货,又有军粮,就必得慎重再慎重了。

    赵德昭看了几眼他们神色,识趣得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赵匡胤没有就这个问题发表看法,不管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眼下是办不了的,牵扯太大了。

    于是问道:“盐钞是什么样子?”

    “就是唐时的飞钱,换几个字就好了!”赵德昭说道。

    唐朝中后期,因为坊市分离制度被打破,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贸易得到了发展,商人走南闯北得做生意,带着几车铜钱自然就不合适,也不安全。

    况且,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于是,飞钱应运而生。

    飞钱实际上便是汇兑业务,类似现代的银行汇票。

    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者富商,取得半联凭证,另半联寄回各地的相应单位,而后,商人回本道,经验证相符后便可取款。

    “好,朕知道了!”赵匡胤只略一点头,仍旧没有发表意见。

    “是!”赵德昭退后几步,同王溥他们站在一处,等着皇帝的命令。

    “契税之事,既然有了完整流程,便以京师为试点,先办起来吧!”赵匡胤将话题绕回契税上,看了一眼沉默的赵德昭,继续道:“就让王祐负责此事,若有误,朕必重罚!”

    赵德昭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他没想到赵匡胤最后真听了自己的,选了王祐承办此事,立即高兴起来。

    赵匡胤没有给赵德昭说话的机会,又看向王溥道:“齐物,朕记得你的长子在户部任职,让他也来吧,一切听王祐安排!”

    若是选了王祐,殿中诸人还觉得情有可原的话,再加上王贻孙,便着实令人惊讶了。

    赵光义前一刻还在暗笑王溥远离了朝政中心,下一刻就被打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