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累倒是不怕的,你也太小瞧我了,”赵德昭挥了挥手,“万事开头难,让我想想”
赵德昭端了酒盏,无意识得啜了一口,在脑中搜索着解决的办法。
“不用印呢?就留白,最后数字写上去?”赵德昭说完就摇头否定了,“不行,票据倒是防水,可墨不妨水,若是沾了水晕开,到时候可就说不清了”
“是,王副使也想过这个办法,再有,若是用写的,怕也有趁机贪赃的。”
王贻孙的意思,赵德昭也瞬间明白了过来,比如飞钱,商人存一千贯,但买通官吏,写个一千二百贯,多的两百贯五五分,直接就贪了朝廷两百贯钱。
王七娘在一旁安静得听着,间而加点桌案上的菜食,脑中也在想着可有什么好办法,“若是能将雕版挖去一块,中间填上要用的数字就好了!”
“咦!”赵德昭眼睛一亮,“对,我怎么就没想到,活字印刷术啊!”
“嗯?什么活字印刷术?”王贻孙和王七娘同时开口问道。
历史书上,只说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如今的确是北宋,但还没到毕昇的那个年代——庆历。
是以,如今的印刷仍旧使用的雕版印刷术,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然后刷墨,最后覆上白纸,用刷子在纸背上刷一下,一页字就印好了。
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本,比起手写不知快多少倍。
可是用这种办法,印一种就要雕一块,费的人工多,有些书若是字数很多,光雕版就要雕好多年,若一部书印了一次就不再重印,这块雕版就没用了。
再加上大批书就有大批的雕版,存放也不便,而且,雕版印刷对于错字也不容易改正。
所以,才有了后来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这么做的,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胚,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胶泥活字,常用字会多备几个以便一版内重复使用,如果遇到冷僻字,事前没有准备,也能随时制作随时使用。
之后的印刷,同雕版就相差无几了。
“不做雕版,就雕单独的字,”赵德昭朝王贻孙挪近了些,取了筷子蘸了酒水,在桌子上比划,“用阳文反文字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