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几人忙起身颔首行礼,赵德昭也知道这种事是不可能议一两次就能有结果的,特别涉及到钱财的事更是如此,朝廷定是会慎而又慎。
不过他也并不担心,有前人成功经验在,他只需按照固有的模式推行就好,若施行过程中有问题,便再调整就是了。
实践出真知,总要做了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这件事就这么暂定下来,赵光义离开皇宫回府衙查检校库的事,赵普和吕余庆几人也离开了皇宫,只有赵德昭仍旧被赵匡胤留了下来。
赵匡胤翻着赵德昭的册子,口中仍是感叹,“若不是四郎将此事告知爹,你就不打算说了?”
赵德昭“嘿嘿”笑了几声,“也不是,就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怎么不是时候了?”
赵匡胤看向赵德昭,朝廷中多的是邀功的臣子,很多时候为了表现他们在为朝廷操劳,奏本上也写了不少建议,看上去是为国为民,可细究起来,没有一个能落实的。
若是多问几句,便支支吾吾,这也不知那也不知,一看就是没用心。
可二郎明明有了这些能具体落实的政策,却是捂着不给自己,也不知他在等什么时机?
“眼下不是没钱么?儿子当时也没有想到检校库,只觉得户部没钱,封桩库的银子也不能用,那能做什么呢?提出了又做不成,不是白费功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