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皇叔且慢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打回的奏本(3/5)
了也不满意。

    “殿下,有时候,退,便是进啊!”赵普笑着道。

    赵德昭恍然,起身朝着赵普拱手,回道:“赵相说得是,本郡王受教!”

    赵德昭在翌日便入了宫,陪着赵匡胤用了顿饭,期间陪着说了会儿话,追忆一些孩提时的往事,说那会儿自己年纪小不懂事,许多时候还是赵光义照拂着。

    赵匡胤顺着这话题,说了不少年轻时跟随柴荣打天下的事迹,又说刚建立大宋有多少艰辛,除了赵普几个忠心于自己的,不少将领、朝臣,心中多少有别的主意,那时候,便是赵光义和赵光美(赵廷美)两个兄弟为倚靠了。

    不需要说太多,父子二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对于赵光义这案子便有了最终的定论。

    苏晓几日后按照赵普说的,原样将奏本提了上去,果真得了皇帝批复,赵光义将纳贿所得上交朝廷,再罚俸三年,贬为陕西道经略安抚使,知商州。

    没有褫夺爵位,赵光义仍旧是豫王,缴了罚款,他还有封地的产出。

    安抚使也不是个简单的官职,在大宋,它主要职责包括协掌军务和治安。

    知商州,便是商州知州了。

    在大宋,商州这个地方也是南北重要往来之地,被称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

    赵匡胤将赵光义安排在这么一个地方,的确没有想重罚的意思。

    也不知是赵匡胤觉得这么安排对不起赵德昭,还是因为赵德昭的“懂事”哄高兴了赵匡胤,在下达了对赵光义的处罚后,赵匡胤又开了自己库房,让人拉了一车好东西送到郡王府中。

    赵德昭一边称“惶恐”,一边命人打开府库,毫不犹豫得照单全收。

    而在自己府衙后院忐忑了数月的赵光义,看到大理寺这封公文以及吏部的任职文书后,却是不屑得哼笑一声。

    同开封相比,商州能算什么好地方,就算做了陕西道的安抚使又如何,陕西道的兵将,难道还真能听自己的话不成?

    不过一个虚职,给外人看一出兄弟情深的戏码罢了!

    赵光义捏了捏眉角,他心中却也知道,自己的不满没有任何意义,公文和吏部任职文书下达,他就必须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