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也是朝廷要考虑的大事。”
“你想到什么了?”赵匡胤问道。
“我是想到了一些,不过眼下要实施却也困难”赵德昭叹了一声,“爹你也知道,银子不够,光想总是不能够的。”
赵匡胤闻言脑壳一疼,心想二郎这又是有了什么主意,需要前期投入大量银子的主意,这可太为难人了。
“而且,这次同市舶司、契税、楼务店还不一样,”赵德昭偷偷瞟了一眼赵匡胤,“那些至少投入后还能赚钱,可今日说的这些,就真的是只是投入了。”
赵匡胤沉默了一瞬,最后还是缓声开口道:“你先说与爹听听。”
“儿子是想呢,若要让百姓不去打养济院的主意,不将自己的老人孩子抛弃,便只有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了,对于家有婴孩但无法养育者,可根据家庭贫困程度给钱或者给米,贫困家有学生,朝廷可补贴一定费用”
赵德昭先是对家有孩童的贫困家庭给了建议,其后又将老人分成六十岁以上、八十岁以上、九十岁以上,如此来界定补贴标准。
在古代,因家贫养不起而抛弃老人孩子的事可太多了,赵德昭提的这些举措,一个是为百姓谋福祉,另外一个,真就是减少这些有悖人伦之事。
“那又该如何界定贫困?”在赵德昭说完之后,赵匡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