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赵德昭开口,“外头都传是我在背后构陷赵相,昨日我见到了老师,老师虽然信我,但攸攸之口要堵住,还得从根源解决问题,不然朝堂不稳,容易被人趁虚而入”
赵德昭挑着说了些同薛居正的谈话,最后又道:“本来,我也没想这么快同意内廷局并入兵部,不过听了老师的话,今日才在朝堂提了,撇清自己是一方面,也想让旁人以为我同赵相没有龃龉。”
“臣糊涂”赵普听了这番话后,眼眶一红,忍不住便落了几滴泪来,“殿下如此深明大义为大宋着想,可臣却官家,臣实在无颜再在朝中为官,臣乞骸骨!”
哟,这便乞骸骨了?还是以退为进?
赵德昭忍不住冷笑,可对赵普的话,却一丝都不信。
“你确实糊涂!”赵匡胤面上终于露出几分怅惘来,赵普是青萍之时伴随至今的老臣,多少筹谋是他提出,能有大宋今日,赵普功不可没。
可他贪赃枉法也是证据确凿,朝中有柳御史这样的人,便封不住所有人的嘴,总要做个样子才是。
“你自己写封奏本,乞骸骨便算了。”赵匡胤摆了摆手说道。
不让乞骸骨,那便是贬谪,也不知贬赵普去哪里,赵德昭在脑海中搜索了一番,只记得赵普因为此事的确离了中枢,但去哪儿就不记得了,后来赵光义上位,又将他给请了回来。
“官家——”赵普并不想离开京师,就算是贬去官身也好,做了这么多年宰相,留在京师做个庶民,也比离开京师做个外放官员要有利得多。
正当赵普再次开口乞骸骨之际,殿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官家,八百里加急!”
赵普倏地住了口,殿中三人同时朝殿外看去,只见一个信兵风尘仆仆而来,嘴唇发白干裂,许是刚才大声开口说话,有血滴从唇上滴下。
一双眼睛通红,眼底发青,一看便是不眠不休疾驰回京。
“官家,八百里加急,契丹人越过马鬃山,朝瓜州去了!”
“什么?契丹人?”赵德昭脑中“轰”得一下,大步朝信兵走去,取了他手上信报,又急急呈给赵匡胤。
赵匡胤快速打开,“是灵州来的”
赵匡胤一目三行看完,转身递给赵德昭,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