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这又是何意?”薛居正翻了好几遍文书,也没在上面啊找到“青苗法”这三个字来。
他当然找不到,赵德昭又没有写上去。
闻言,赵德昭朝薛居正几人解释道:“是这样,此前开封下辖祥符县有个案子闹到了开封,当初我在江南国,是李景阳李通判处置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一户贫民同村里豪强借了钱用作耕种,借了一百文,约定收成后还两百文,用这钱买了种子修了农具,不想最后歉收,交了税后连本金都还不出来。
别说要还了,要不再借点,怕是这日子都过不下去。
一个要钱,一个还不出,豪强最后命人闯入那户人家,让他要么把地偿还给他,要么就卖儿鬻女。
贫农央求再宽限些日子,可再宽限,这利滚利,贫农一辈子也还不上,豪强不同意,这就动了手。
贫农被打伤,家中能抢走的都被抢走,贫农又没钱延医请药,最后伤重不治。
一对儿女上告到祥符县,祥符县县令听闻这个案子后,第一时间将案情递到了开封。
李景阳最后的处置结果,打伤人需豪强负责,命他赔了些银子,至于贫农欠的钱,人既然已经死了,这笔债务也就没有欠债人,就此勾销。
豪强本还担忧让他来偿命,闻言立即答应,哪里还敢提什么“父债子偿”?
“民间借贷利息大致都是倍息,如此高额的利息实在难以偿还,而一旦还不出,借贷人便要收房子收地,甚至要人卖儿鬻女来还债,长此以往岂不是激化社会矛盾?”
倍息,便是100的利息,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当然好的一点是,还贷不一定用现金,任何等价之物皆可,比如鸡鸭牛羊,或者种出来的粮食庄稼。
说是这么说,但真到了还不出钱这一步,等价之物怕也是难以拿出的。
“如此一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青苗法,便是朝廷出面,借给贫农用以正常农业生产的钱,利息定得低些,贫农有能力偿还即可。”
“臣以为不妥”赵德昭这话刚说完,王祐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王祐有今日,离不开赵德昭的举荐,今日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赵德昭的提议。
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