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
那女子听闻墨凌渊拒绝,刚要张嘴说些什么,墨凌渊没有给她开口的机会,直接吩咐道:“宁儿的羹汤怕是凉了,去给她换些热的来。”
苏景宁眨了眨灵动的双眸,低头看向面前那被自己勺子戳得不成样子的羹汤,不禁微微愣神。
墨凌渊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亲昵的称呼,以及话语中毫不掩饰的关切之意,已然清晰表明了他的态度,意在让对方知难而退。
然而,那使者却依旧不依不饶,再次开口:“陛下与皇后娘娘伉俪情深,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想来皇后娘娘向来心怀大度,也盼着在宫中能有姐妹相伴,相互扶持,共同侍奉陛下,增进两国情谊,您说是吧,皇后娘娘?”
这使者心思极为狡黠,巧妙地将难题抛给了苏景宁。
众人皆知,苏景宁尚未行册封礼,若此刻拒绝,难免落得个善妒之名,日后恐难服众,苍阑上下也未必会应允。
眼见着这棘手难题避无可避,苏景宁深吸一口气,仪态万方地开口:“两国联姻,此乃关乎社稷民生的大事,其中利害,需得谨慎权衡。
然而婚姻之事,终究讲究你情我愿,唯有两情相悦,方能成就美满佳话。公主今日与陛下初次相见,彼此尚处陌生阶段,性格喜好皆不了解。
倘若贸然联姻,日后相处中,若公主与陛下性子不合,非但会让公主受了委屈,更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两国情谊。我言尽于此,毕竟后宫之事,陛下才是最终的决策者,一切还需听凭陛下定夺。”
苏景宁将难题又抛回给了墨凌渊。她心里清楚,这种事自己仅能委婉表达看法,绝无做主的权力,而明确拒绝的话,非得墨凌渊亲自出口不可。
墨凌渊似乎察觉到了苏景宁的心思,嘴角微微上扬,而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朕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情谊深厚,一路相伴走来,历经风雨。不仅如此,在战场上,我们亦曾携手并肩,共御外敌,生死与共。
如今皇后尚未行册封大礼,朕又怎能轻易收纳旁人入后宫,让她受了委屈?
公主若真心想嫁入我苍阑,我国英勇好男儿数不胜数。朕有个侄儿,如今尚未成家,依朕看,他与公主倒颇为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