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后宫,乱作一团
“那黑心商人想要从中牟取暴利,老百姓们死活不买他能怎么办?再等几天粮价下来,再买便是。”
谢晋此话,犹如“何不食肉糜”。
贵人们可以不以米充饥,因为他们还有更丰富多样的食材和更多的选择,但老百姓可不一样。
米面是养活普通老百姓的最低廉的成本,又是男子劳力补充体力最快的方式,离开了米粮,家家户户都难以为继。
“城内已经买不到粮食,城外的价格却居高不下,今日老百姓就把京兆府门堵了,我也被他们骂做‘狗官’,如若放任这样下去,京城民怨四起,将会产生更多的盗匪,社会混乱之下,官府在老百姓心中好不容易挽留过来的颜面,又要没了。”
谢潇铺垫了半天,终于把话题引到正道上。
“所以,臣弟有个建议,就是由朝廷出面去筹粮,高出市场价的部分由朝廷垫付,然后再以平价粮的价钱卖给京城老百姓。”
谢晋难以置信,看她出的主意如愚人一般:“你是说,老百姓吃一斤米,就要朝廷替他们付那多出四成的钱?”
“正是,此做法有两个好处。”谢潇面色平淡,不像是在有意吹嘘:“第一,有百姓买到平价粮食,这会使得其他米商不敢再哄抬物价,如若想把手里的货尽快卖出去,价格就只能一降再降。”
“第二,父皇尚在,京中人对摄政王执政颇有微词,如若这时候摄政王主动站出来接济穷苦百姓,来日定能受到更多的百姓拥戴。此法看似损失极大,实则带来的收益和效果却是不可估量的。”
老百姓买米,差价却由朝廷出,这想法犹如天方夜谭,怎么算都是亏的。
可谢晋自从代天子执政以来,也知道自己在处置政事上面的短板,且他多次流连后宫,有朝臣在背后骂他染指庶母罔顾伦常,又当又立的心理使他很不喜人议论他名不正言不顺。
谢潇旁敲侧击,谢晋最后终于松口了。
“既然要送,那不如白送。米价要降,老百姓也要保。”谢晋拍案,一身豪气。
“传令下去,由朝廷出面将那批高价货买下,全部囤积在东西两市,广开粥棚,除官员勋爵之家以外,每家都可以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