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郑唯真又开始说道:“祖母,那丫头在道观十几年,已养出一身姑子做派,只怕日后走出去会给我们武安伯府招笑话。”
穿身蓝衣道袍就以为自己是世外高人,那身孤傲气,她实在看不惯。
郑老夫人听了大孙女这话,虽然知道她是出于私心不喜才这般找茬。
但那二丫头确实有点让人意外。
归家既无见到亲人的各种激动,也不怨艾自身离家离亲之苦。
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不悲不喜的,是有点清心寡欲的姑子气。
“寄养在道观自然受些影响,等府里清静些再找个宫嬷嬷来教她些世俗规矩就是。”
“那我明日就进宫跟表姑母要人,免得家中有大场合她出来丢人。”郑唯真立马揽起这事。
所谓大场合,自然是即将要办的丧事。
看到大孙女面临母将亡这等事都不太上心,反而因归家的妹妹乱分寸,老夫人垂了眼帘喝了口茶。
“宫里的嬷嬷要经过皇后娘娘准许方可进入臣子家为师,你莫要莽撞行事。”
“祖母,只要跟表姑母说了,表姑母自是会帮忙,这怎算莽撞。”
宫里的贞妃娘娘是郑老夫人的外甥女,亦即郑家小辈们的表姑母。
贞妃娘娘小时父母俱亡,被姨母接入武安伯府抚养长大,与郑家人存着情谊。
入宫为妃后依然允郑家小辈称她为表姑母,以示亲近。
郑唯真也以时常得贞妃娘娘召见入宫为荣。
提到自己的外甥女,郑老夫人脸上多了份思量。
想到二丫头得了玄隐仙尊赐名这一茬,老夫人心里愈发思虑深远起来。
“此事你莫管,祖母许久没觐见过皇后,也该入宫去请次安了。”
郑唯真听到这话顿时警惕:“祖母您要亲自入宫要人? ”
祖母究竟是真上心,还是另有计较?
她可不想看到那刚回来的丫头真有个好嬷嬷教她规矩。
郑老夫人却越想越觉得自己该进宫一趟,没了耐心再与大孙女说其他。
也没留她在鹤松院一起用饭就打发走了。
郑唯真出了鹤松院跺脚嘟嘴走得一脸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