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们兄妹俩不像受挫的模样,连忙问:“与戚家女婚期提前是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
郑绍君连忙把事情经过告诉母亲,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戚家虽有过不守信义之心,但内里并未全成败絮,能娶这般真诚的戚三小姐为妻,是儿子之福。”
他乐意继续与戚家结亲。
退婚不成换人娶,这等离奇事竟让儿子碰上,郭氏好一会都没回过神。
“母亲,女儿看了,戚三小姐才是大哥正缘,这桩婚事要得。”
看到母亲不做声,郑离惊以为她不满意这婚事。
“听大公子这么说,老奴也觉得戚三小姐比那戚大小姐要好。夫人,这是好事多磨,磨出了桩真正好婚事啊!”常嬷嬷为大公子觅得良人而高兴。
郭氏定定神,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脸上终于露出笑意,“嗯,要得要得,这婚事要得!”
“那戚三小姐为娘见过,瞧着是个安静话少的小姑娘,没想到竟有勇气力挽家族名声。”
“端看这点,其品性就远胜她的姐姐。”
不是嫡长女又如何,好品性远比那好名头实在。
看到母亲没有异议,郑绍君放下了心。
“母亲,我已发信给外祖家,请镖师专门走一趟,要是顺利,估摸着舅舅他们能提前一两日来到京都。”
听到儿子此话,郭氏喜上加喜,“你舅舅们能赶来那可太好了!”
在京为官的堂哥是旁系堂哥,论亲到底不及一个娘生的亲。
她也多年没见过娘家至亲了,能赶上趟见一面,死都能少些遗憾。
大儿子的婚事出乎意料的来得快,郭氏心情振奋起来。
“只有十几天时间准备,可不能出差漏。”
人逢喜事精神爽,郭氏衰弱难起之身生了气力,立马传来朱夏:“你去告诉二夫人,敲出章程尽快送来给我过目。”
又传来酣春:“你去南城郭博士家,请舅夫人明日过府来一趟。”
并交代常嬷嬷:“把聘礼从库房梳理出来,并加多两成。”
这般有心的儿媳,值得她为儿子加聘礼迎娶。
这一刻的郭氏,风风火火起来,哪还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