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35章 诸城分家(1/6)
    处理完山东粮仓事宜,刘墉、我和付钰三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回诸城。这一路上,三人皆是无心再看风景,只想着赶快回到家中,处理完家中之事,然后离开山东,前往江南完成乾隆所交代之事。

    路途之中,马蹄声急,车辙深深。风吹过,扬起阵阵尘土,却无人在意这奔波的疲惫。

    一路无话,终于回到诸城逄戈庄。刚一踏入家门,便着手处理分家、分地和遣散家丁的繁杂事宜。

    之所以如此匆忙地进行分家,只因以前有奶奶,刘桀的夫人在世时,家中的老哥几个为了照顾老夫人的感受,一直未曾提出分家之事。如今老夫人已经去世多年,刘统勋夫人也去了京城。老家的老哥几个便因各种琐碎之事纷争不断,计较着你多我少,未曾停歇。

    在刘墉赴京赶考的这两年,老家的老哥几个因为这些琐事没少给刘统勋写信。所以,刘墉这次回山东诸城老家是受刘统勋委托,把家中的房产地产给老哥几个分了,以安其心。

    另外,由于西北战事,刘统勋、刘墉父子差点丢了性命。刘统勋也害怕连累家族,索性把家分了,各过各的,将来一旦遇到涉及性命之事,也能减少一点对家族其他成员的牵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微风轻拂,鸟儿欢唱。刘墉差我请来了刘墉的其他九个叔伯及叔伯兄弟们,几十口子人齐聚一堂。除了在外做官的和已经不在世的叔伯们由儿子代替外,其余叔伯皆来到了此处。刘墉请出一个年长的伯父陪同自己端坐在堂屋正位,神色庄重而严肃。我和付钰则站在两侧,在众多人面前神情略显紧张。

    面前的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厚厚的账本和一叠叠地契,在阳光的映照下,那泛黄的纸张显得格外陈旧而厚重,仿佛承载着家族多年的沧桑变迁。

    刘墉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地说道:“如今我刘墉奉父命回到老家,就是把这家里的产业分个清楚,也好各安其业,各谋其生。”扭头对他的四伯父说道:“伯父,如今在座的属您年龄最大,经历的事儿也最多,您老人家说两句吧!”

    刘墉的四伯父刘綎煜,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你们在外做官的父亲,都委托我全权代办。我想,五弟天水(天水,刘统勋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