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95章 平衡官场(1/6)
    乾隆让刘墉秘密调查完爱新觉罗·弘皙的谋反之后,遵照乾隆旨意,刘墉又将爱新觉罗·弘昌也秘密关押了起来,并以各种方式处理了参与此案的朝中所有官员。比如:有借贪污腐败被杀的,有借故意逼死人命被杀的,有借里通卖国诛杀的,也有借“反清复明”诛杀的。

    这日早朝,朝堂之上还没等有人主动上本,乾隆就直接开口问刘墉:“刘墉何在?”

    刘墉赶紧出班回道:“臣在!”

    乾隆问道:“今日可有本奏?”

    刘墉听了乾隆问话之后立刻回奏:“臣刘墉有本!”

    乾隆说道:“有本奏来!”

    刘墉陈奏道:“臣闻弘皙、弘昌二位贝勒爷在奉旨回盛京祭祖途中偶感风寒,不治身亡!”

    乾隆惊讶道:“难道不能就医诊治么?”

    刘墉回道:“实属突然,还没来得及救治就突发身亡了!请陛下恕罪!”

    乾隆仰脸叹息道:“此乃朕之过错,去时应派太医跟随,可惜了!传旨,厚葬二位贝勒爷!”

    刘墉答道:“遵旨!”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听到这君臣二位的对奏,惊叹的惊叹、傻眼的傻眼、蒙圈的蒙圈。了解内幕的人从此对刘墉唯恐避之而不及。和珅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听到刘墉与乾隆的对话,立刻猜出了个七七八八,就知道刘墉的权力远远在众官员之上。别看他品级不高、职位卑微,但他掌握着生杀大权,他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案的结束,也让刘墉弄明白了一直在外流传的神秘人物的真相。如“林氏三虎”案中的那个神秘人物、江南“黑影会”背后的那个神秘人物、山东“清水教”背后的那个神秘人物,尤其是“清水教”的那个“清”字,刘墉现在明白了,原来这个“清”字就是指大清的原太子胤礽。

    早朝结束后,刘墉刚踏出朝堂,和珅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刘大人,今日这一番对奏,可真是让下官大开眼界呐!”和珅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恭维,眼神却在刘墉脸上来回打量,试图探寻更多秘密。

    刘墉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和大人过奖了,不过是如实回奏罢了。”他心里清楚,和珅绝非简单人物,此番上前套近乎,必然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