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和宰相刘罗锅 > 第109章 势力微变(2/6)
识,甚至邀请他参与圆明园的建设。圆明园是乾隆帝的皇家园林,象征着帝国的繁荣与辉煌。蒋友仁负责设计园内的水利系统,特别是喷泉装置。

    喷泉在欧洲是常见的景观,但在大清却极为罕见。蒋友仁将欧洲的工程技术引入大清,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水力系统,使得喷泉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喷涌而出。乾隆帝对这项工程大为赞赏,甚至亲自来到园中观赏。喷泉的水花在阳光下闪耀,仿佛象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然而,蒋友仁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未完成的使命——传教。他知道,乾隆帝对天主教的传播有所限制,但他依然希望通过科学与文化的交流,逐步打开传教的大门。

    蒋友仁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建立了教堂,并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他不仅传播天主教信仰,还通过医疗和科学知识帮助了许多人。然而,传教的道路并不平坦。清朝的官员们对天主教的传播持谨慎态度,甚至有时会加以限制。

    蒋友仁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深知,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中国的文化,才能真正赢得人们的信任。他开始学习中国的经典着作,了解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他发现,中国的文化与天主教信仰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于是,他在传教时,常常引用中国的经典,试图在两种文明之间找到平衡点。

    蒋友仁,他不仅是科学的传播者,也是文化的桥梁。如今在乾隆盛世的背景下,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中西文化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蒋友仁极力推荐下,大清国得到西方先进的火器之后。时任福建水师副将王元昊,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应用,对火炮及火枪进行了改进,使福建水师战斗力大大提高,赢得了乾隆的赞许。

    不过,大量火器的应用,却遭到了八旗兵丁将领的抵制。他们认为,八旗兵主要是骑马作战,在骑马作战中,由于装填火药及弹丸、遇到阴雨天气火药受潮等原因,火器有许多不便之处,弓箭才是他们得心应手的远距离作战射杀的最好武器。因此,乾隆时期,对于火枪的引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所以,这些先进的西方火器,尤其是火枪,并没有在大清得到大力推广。

    却说经过这次与英吉利使团的经贸谈判之后,英吉利想大量打开大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