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族谱之辩
前文书说过,刘墉府上由于失火,关于和珅里通外国的证据全无。而在善后的过程当中,顺天府尹莫詹菉曾从刘府的废墟中找到了一本被烧得残缺不全的刘氏族谱,而这残缺不全的族谱上却有一页写着刘墉曾祖父刘必显曾是“明朝天启四年的举人”的字样,而关于刘必显的其它记载皆被焚毁。那些承载着刘氏家族数百年历史的纸张,如今已变得乌黑卷曲,字迹模糊难辨。
莫詹菉曾看到“明朝天启四年举人”这一行字之后,内心“咯噔”一下。涉及到前明的字眼儿,他可不敢怠慢。于是就在早朝的时候,在朝堂凭此参奏了刘墉。
翌日早朝之上,金銮殿内庄严肃穆,大臣们分列两旁。莫詹菉曾出列,双手高高举起那本残缺不全、满是焦痕的刘氏族谱,声如洪亮却又带着几分刻意的沉痛:“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乾隆帝用惊奇的目光扫向莫詹菉曾,微微皱眉,颔首示意他道:“有事奏来!”
莫詹菉曾上前几步,将族谱呈给御前太监,由其转呈至乾隆手中,而后跪地,朗声道:“陛下,前日刘府失火,臣负责善后清查,于废墟之中寻得此刘氏族谱残本。原本寻常族谱,倒也不足为奇,可其上赫然记载,刘墉曾祖父刘必显乃‘明朝天启四年的举人’字样!涉及前明敏感字样,奴才不敢不奏——!”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猜疑。刘墉脸色骤变,瞬间从震惊转为愤怒,他立刻出列,跪地高呼:“陛下,这其中定有蹊跷!族谱已然残缺,怎可仅凭这一行只言片语便断章取义,污蔑我刘氏家族!”
莫詹菉曾却不慌不忙,依旧跪在地上,抬头直视乾隆,振振有词道:“陛下,刘府失火,诸多证据皆毁,如今这族谱虽残,却独独这关键一行字留存,不得不令人起疑。刘必显身为前明举人,刘家数代,是否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实在难测。”
和珅见状,心中暗喜,心想“这正是整垮刘墉的一根稻草,我何不给他来个添油加醋?让刘墉尝一尝这文字狱的下场?”。于是脸上却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莫府尹所言极是。我大清江山稳固,最容不得心怀异志之人。刘墉向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