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清国沉浸在平叛成功的喜悦之中,京城的繁华依旧如往昔。都察院左都御史刘镮之端坐在书房,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翻阅的公文之上。此时,一封匿名信悄然递到了他的案头。刘镮之眉头微皱,放下手中公文,拿起信件拆开。信中的内容让他脸色瞬间凝重,信中竟揭露了乾隆六十年会试中存在舞弊行为,而矛头直指副主考刘凤诰。
刘镮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不及时查明真相,朝廷声誉必将受损。科考的公平公正,乃是大清选拔人才的根基,一旦动摇,后果不堪设想。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整理衣冠,直奔紫禁城面圣。
在乾清宫,刘镮之恭敬地将匿名信呈上,乾隆帝展开信件阅读,越看脸色越阴沉。“竟敢在会试中舞弊,真是胆大包天!刘镮之,朕命你彻查此事,务必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绝不姑息!”乾隆帝猛地一拍御案,怒声说道。
刘镮之连忙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从宫中出来,刘镮之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他决定寻求几位朝中重臣的协助。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叔父刘墉。他来到军机处,刘墉正在伏案办公,见刘镮之匆匆而来,便起身问道:“刘御史如此匆忙,可有要事?”
御史刘镮之神色凝重,把刘墉叫出军机处一无人之处,语气急促地低声说道:“叔父大人,出大事了!今日我在都察院收到一封匿名信,信里揭露今年会试期间存在舞弊行为,矛头直指副主考刘凤诰!”
刘墉闻言,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严肃起来,他微微皱眉,急切问道:“竟有此事?这科考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事,舞弊之风绝不可长!那信中可还有其他关键线索?”
刘镮之边回忆边说:“信中详细列举了几场考试中,一些考生答卷的异常之处,还有疑似与刘凤诰来往密切的人员信息,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不敢耽搁,立刻进宫面圣,陛下看完信后龙颜大怒,命我彻查此事。”
刘墉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道:“此事确实棘手,没有实证,贸然调查怕是会打草惊蛇。刘凤诰在朝中也有些根基,我们行事需万分谨慎。”
刘镮之点头表示认同:“我正是深知此事艰难,才第一时间来找您。叔父大人经验丰富,还望能助我一臂之力,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