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
刘墉停下脚步,神色坚定地看向刘镮之:“你放心,维护科考公正,乃你我共同之责。既然陛下有命,我自当全力以赴。咱们先从信中提到的异常答卷和相关人员入手,暗中调查,务必找到真凭实据 。”
两人商议后,决定再请董诰和庆桂一同协助。董诰学问渊博,处事沉稳;庆桂为人正直,办事干练。四人很快在刘镮之的官署会合。
刘镮之将匿名信递给董诰和庆桂,说道:“二位大人,此事关乎朝廷颜面,还望携手共查。”
董诰看完信,缓缓点头:“科考舞弊,实乃可恶,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庆桂也神色严肃地表示:“必不辜负圣上所托。”
于是,四人分工合作,立即展开调查。刘镮之对会试的试卷进行仔细审查,他坐在堆满试卷的房间里,一份份翻阅,眼睛紧紧盯着试卷上的字迹和内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他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部分考生的答题风格极为相似,且在一些偏僻知识点上,错误竟如出一辙。
刘墉则负责对参与会试的考官进行逐一询问。他让我请来一位考官,这位考官见到刘墉,内心一阵慌乱,双腿微微颤抖。刘墉用犀利的眼神盯着考官问道:“今年三月会试期间,你可曾察觉到有何异常?”
那位考官心里好像揣了十八只小兔,七上八下,支支吾吾,不敢直视刘墉的眼睛:“刘大人,卑职……卑职并未发现什么。”
刘墉冷哼一声说道:“哼!本官若没有实据,不会唤你前来问话。若你如实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若有隐瞒,后果你当清楚。”考官吓得扑通一声跪地,将所知的一些蛛丝马迹说了出来。
董诰和庆桂则去调查那些成绩优异却有舞弊嫌疑的考生。他们找到其中一位考生,董诰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此次会试能取得如此佳绩,想必平日苦读,可有什么心得?”考生心中有鬼,紧张得满头大汗,言语间漏洞百出。庆桂见状,严肃地说道:“你听着,我们已经知道会考中的一切。你最好说实话,如今事情已经败露,莫要再心存侥幸。”考生在两人的逼问下,终于承认是刘凤诰在会试前收受了他们的贿赂,并泄露了考试题目。
经过一番艰难的调查,他们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