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推开他高声道。
“婶子,没事,马上就好了。”
“成,你叔这会在烧西屋儿的炕,咱一会就能睡了。”
桑枝以为在经过跌宕起伏的一晚后,会睡不着。
但她想多了,可能桑北下落明朗,心头大石落下,在田婶子的呼噜声中,很快入眠。
反倒江砚,这一晚几乎没阖眼。
………
乡下日子贫苦,加上又是冬天,没啥鲜菜。
田婶子准备了小米粥,玉米面跟高粱面两掺头,萝卜咸菜。
桑枝今天换了昨天那身显老衣裳,也没梳俩大辫子。
扎高马尾,用彩色丝绢编的三股辫。
这副打扮,任谁看了都要夸句明媚大方。
田婶子一直夸她标致。
她热情好客,做个饭功夫已经跟江砚熟了。
知道二人不认识,又跟江砚介绍她,反正天花乱坠说了一堆,男人听她说是来探亲,眸子流露出玩味。
“挺好。”
他个高又健硕,特别有压迫感,要不是马上开饭,还要问他桑北下落,她早跑了。
今早的饭,已经是很高规格,但桑枝嗓子眼细,两掺窝头压根咽不下去。
反观江砚,好像没有味觉,一眨眼就把他那份吃完。
桑枝趁田婶子不注意,塞给他自己那份。
也省的浪费。
江砚也不嫌弃,风卷残云般吞进肚里。
桑枝见王叔脖子稍粗,心里有了猜测。
食盐有大盐小盐之分。
大盐是海盐,小盐是土盐,来自周围一带,这些小盐是盐碱地取盐,经过熬制后抽硝成盐,比较便宜。
村里大部分人家喜欢混合用,所以当地粗脖子病比较多。
听她说完,女人猛拍大腿。
“怪不得我老姐妹儿脖子都粗了,我以为是胖了,原来是小盐吃多了?
还是文化人懂得多,你们先坐会儿,我去跟她们说说,往后可不能贪便宜。”
她性子急,囫囵吃完一擦嘴,人就跑了。
没外人在,桑枝着急询问桑北下落,江砚也知道轻重缓急,说离田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