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厂那会刚起步,就跟街道办那边租了这个场地。
当时按照约定跟厂子发展计划,就租了十年。
但时间到了,厂里要还回去时,街道办那边推说先看看有没有人接手,有信儿了再收走。
但一问就是四五年。
“这场地面积小,新设备进不去,还回去吧,那边又哭穷。
说是当年为厂子发展,在当时拒绝了好些有意向的领导。
双方因为这事交涉过好几次,但人家那边装傻,不想砸手里,咱厂只能捏着鼻子认栽,每年给街道办交钱。”
这就是笔烂账。
要知道木材厂现在木材加工生产车间就有二十八个,工业设备二百多台。
产品除了胶合板、刨花板外,还有木质包装箱、家具。沙发、木门窗跟房屋木制构件。
不夸张的说,这在本地就是支柱性产业。
对方就是笃定这边没法撕破脸,才一直拖着的。
所以即使现在厂房空着,也就放些杂物什么的。
苏霞阿姨把人送到厂子外,挥手示意她离开。
魏岭东在车上,见她一直不言语。
就问她是不是看上那个厂房了。
桑枝挑眉,“你怎么知道?”
“用脚趾头一猜就知道啦,我听桑北说过,你在老家那边承包了树。
还尝过你熬得枫糖,其实要我说,这里的人都不怎么识货,你干脆卖给我家好啦。
不论你弄多少,我家都能消化的了。”
南洋大少爷的实力,她是清楚的。
但是桑枝不想把人情用在这上面。
某些关系,一涉及到交易,就全变了性质。
再说了,眼下糖是稀缺物,她肯定是有市场的。
“做生意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老实养你的病就好了。”
桑枝越想越觉得租厂房可行。
她先前就发愁熬糖没厂地,刚才看到的那块儿地方,不大不小,正好适合她事业起步。
而且木材厂有专门的铁路线,到时候去取枫糖树的树液也比较方便。
如果背靠木材厂跟街道办,那她做生意就不算投机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