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北最崇拜的就是他姐。
桑枝把筷子递到他手边,“先趁热吃饺子,不然凉了。”
华国人从骨子里流传下来的传统,逢年过节有喜事了团聚了送别啦,都会吃饺子。
是希望也是寄托。
桑枝做的是猪肉大葱,因为路程短又包裹的严实,现在还热乎着呢。
他这么多年吃的都是大锅饭,粗粮,一年到头吃细粮是有数的,当肉汁搭配面香绽放在口中时,桑南只觉得整个味蕾都活来了。
“怎么还是热的?”
他吃两口舍不得了,要留给二人。
又问,“对了我还没问你们,你们从哪儿打听到我的位置的。”
早些年他也往家寄过信,但无一例外都石沉大海。
桑枝又刚从乡下回来,二叔二婶怕是自己都不知道他下落,桑枝是怎么找来的呢?
“我跟舅爷还有朋友打听到的,然后我朋友带我认识的张主任,他带我们来的,这两天我俩就住在张家。”
怪不得刚才张主任会过来。
还替自己解围。
全沾妹妹的光了。
“好,好。”
桑枝取针后,催促他快吃饺子,她带的不少,桑南也难得吃撑一回。
刚吃完,她就让人试试新做的棉衣棉裤合不合身。
不合适的话,趁她在这,能托人改改。
桑南试了试,棉袄很蓬松,暖和,棉裤短了一点,但不影响什么。
“哥你等我会儿。”
人家裁缝大姐是真有远见,知道她不清楚尺寸,特意做大了些,又把下面一圈咂起来。
合适了最好,不合适就放下来。
等桑枝把那圈线拆下来后,长短胖瘦合适的很。
不过到这她才发现自己太粗心。
大哥里面的秋衣都穿变形了,上面还有好多窟窿。
里面买东西不方便,外面又没家属替他操持。
可能他现在都没替换的了吧。
自己该想到的。
桑枝打定主意下次来时,再给他准备点贴身穿的东西。
劳改农场比监狱自由点,大多都在劳动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