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外,外面是大片大片平整的土地,不难想到秋天丰收时是怎样的美景。
再往远处眺望,是好些房舍,此时能遥遥看见好些人影。
车子慢悠悠走了大概十来分钟。
人烟跟房舍也逐渐多了。
空气里还夹杂着诱人的油香味儿。
“妹子你运气可真好,今天是有集啊。”
其实通俗点说是物资交流会,革命刚开始时,这是被取消的,也是今年开始才允许摆摊。
自己做买卖还是不被允许。
所以在集市上都是各个大队、公社的人,互相交易。
比如说队上开春耕种。
你得需要犁、耙、杖之类的家伙事儿,牲畜要的牛鞅、鞍子、架子、毛袋、水箱。
还有手上要使的铁钳、头、镰、斧、筢子等等,更不要说还有打场脱粒的农具,粮食加工的工具等等。
但只要有人,有市场。
就不缺些小打小闹,挣点活钱的。
她们走了一段距离就碰到好几个上年纪的大娘拎着竹篮,跟人售卖。
到她们跟前时也是这样。
白布掀开,那股油香味儿更浓郁了。
桑北扯了下她衣服下摆,桑枝就知道啥意思。
这年龄的小孩儿,肚子里好像装着个粉碎机,无时无刻不在喊饿。
桑枝又是惯孩子的,当然要掏钱了。
一个一毛钱,虽不要粮票,但都赶上国营饭店的炒肉菜了。
贵是贵了点,但老乡的油糕是用黍米面包豆馅做的。
油炸类东西本就金贵,加上人家专门用了胡麻油来炸。
也值这个价儿。
“别看炸完有半个小时了,但这会吃还是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你买五个红豆馅的,我再送你个枣泥的,吃完保准不后悔。”
桑枝自己吃了一个,又给说啥都不要的洪燕一个。
剩下四个让俩小孩儿分了。
再往前走,又碰到个卖麻叶的。
当地过年时有做麻叶、油疙瘩的习俗,一般家里的女性都会做,洪燕见她感兴趣,赶紧拉她走。
“你想吃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