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 第114章 配子月念六日(阳化悬铃之谜二)(1/6)
    此时夜色深沉,龙首原大明宫的懿德殿内,烛火通明。

    殿内蟠龙柱上的鎏金香炉腾起蛇形青烟,圣人的赤舄碾过满地碎瓷——那是半刻前,圣人得知贼人夜袭巡疗司,愤怒之下砸碎的越窑秘色盏。

    太子玄色衮服上的黼纹浸在阴影里,跪在殿里一动不敢动,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滴落在地上。

    &34;济善道能在长安城肢解三十七名巡疗使&34;张昌宗的白玉笏划过鎏金地砖,&34;怕是有人给贼人递了长安水经图,这才让贼子们如此顺利潜伏进延寿坊。&34;

    梁王蟒袍下的手狠狠握紧,站在一旁不敢出声。

    殿角铜鹤灯台映出他袖中半截樟脑密丸,那正是济善道的谍子传递给他的,让他配合对方行动,营救落网的杀手。

    起初梁王以为对方只是救人边走,谁能想到,这群匪类如此胆大包天,居然将圣人亲手组建的利刃崩断。

    &34;大理寺查案要过三省勘合,&34;张宗昌说着一顿,话音一转,“可大典将近,万国使臣都齐聚长安,此间不易再生事端了!”

    圣人腕间的七宝佛珠突然绷断,舍利子滚落,张宗昌知道圣人盛怒,连忙又道:“玉山营守将李世杰是个人才,若是由他配合左巡使郭凯,重建巡疗司,定能护大典正常进行!”

    殿外突然传来夔鼓声,十二道朱雀幡在暴雨中翻卷如索命符。

    &34;准奏。&34;圣人突然掐灭龙涎香,香灰落在《氏族志》的&34;李&34;字上,烫出焦痕。

    梁王蟒袍的金线应声断裂三条,心中大石总算落地,只是心里不快,巡疗司麒麟台掌握机密,掌巡疗州境,监察百官,是一柄利器,大理寺卿与玉山营守将都是张氏兄弟之人,此举无疑想要分一杯羹。

    长安城,平康坊,阳化寺内。

    李稷与丙丁窥见院内空无一人,悄然放下手中编织祈天灯的竹条,悄然无息地朝寺后那方幽闭的小院摸索而去。

    岂料,小院门口竟挺立着数位身披洁白僧袍的武僧,隔绝内外。

    丙丁混迹长安多年,对于阳化寺里的这些武僧还是知道些,这些人可都是以前军中汉子剃度出家,各个身手不凡,显然凭借两人这三脚猫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