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妃明氏正在安排今日王府诸事,唐昭一边坐着等一边琢磨如何拉她入伙。
“县主久等了”,明氏听到通传,立马就到主院会客。
“大嫂如此称呼,便是与我生分了”,唐昭拉关系,“难道要我改口叫大嫂世子妃不成?”
“那我可不习惯”,明氏嘴角笑意加深,“是大嫂的不是。”
“弟妹来我这可是有什么事?”
“不瞒大嫂,确实有一事想与大嫂商量。”
唐昭道,“大嫂也知,我是个一穷二白的,县主的年俸不知猴年马月能发,靠府里的月例银子过日子终究紧巴。”
明嬷嬷站在世子妃身后,眼里闪过不愉。
跑来世子妃跟前哭穷,八成是来借银子的。
“所以我就想做点生意赚钱,可大嫂也知道,我手里的铺子都捐给朝廷了,因此特来向大嫂求助。”
明嬷嬷的不愉几乎快溢出眼底。
这县主好厚的脸皮,竟然跟世子妃要铺子!
就连明氏也这么想,她正在心里扒拉自己的陪嫁铺子哪个合适,就听唐昭继续道,“我写了个话本子,想请大嫂帮我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明氏惊讶,接过厚厚一摞草纸。
唐昭轻咳,“是草稿,我担心写的不行,怕浪费纸。”
宣纸贵的很,她怕用没了顾辞那个穷鬼不给她添。
明嬷嬷心下松了口气,随即眼底闪过一丝不屑。
农庄上长大的,能写出什么好话本来。
春风敏感捕捉到明嬷嬷的情绪,记在心里。
明氏快速浏览一遍,只觉得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用词精辟婉转动人,虽只有开头一章却也能看出是个极好的故事。
“弟妹写的极好”,明氏称赞道,对她的赚钱计划有了信心,“弟妹想投到哪家茶馆?”
“我不懂这些,我只想安安静静写话本”,唐昭解释道,“我想直接找家书铺买断。”
“我听说大嫂娘家便有好几家书铺,不知大嫂可愿买下?”
明氏心动,她娘家有几十家书铺遍布江南,江南文风昌盛,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最喜爱话本子,也舍得钱买话本。
如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