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66章 暗访见闻(1/5)
    北风卷地,霜露漫天,今年的寒气来的早,枯黄落叶堆积,望去满眼萧索,朝霞之中,竟也如黄昏之境。

    已是深秋时节,湖广的大多数地方,都完成了秋收,只是,今年征收犹甚,又加上天气寒冷,粮食减产,许多地方苦不堪言。

    佃户贫民交完税收已不剩余粮,只能靠打猎挖野菜为生,稍有头痛脑热,便只有鬻儿卖女,以求活路。

    天下疲敝,盗贼蜂起。入冬后,陕北已经乱成一锅粥,河套平原的郊野,随处都能见到衣衫褴褛,拖家带口的流民。他们神色麻木,漫无目的,只为一口吃食,什么都干。

    农民军在这些饥饿的难民充实下,迅速壮大,他们席卷城镇,抢夺粮食,杀人盈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夏县周边,这个冬天迁移而来的流民比往年多了数倍。那些临近省份稍有家产的人家都吓坏了,从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南下投奔亲戚的人家越来越多,南方和平地区的城市呈现出愈发畸形的繁荣,物价飞涨,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却让大小商行赚的盆满钵满,就连陈吉发手下的产业,也都蹭上了这波红利,尤其是棉服被褥,让新开张的织坊忙不过来,日夜加班,老板娘吴婷都累脱了相。

    赵天河这些天为安置流民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好在有早期引流入哨的经验积累和哨点基础,流民进入江夏境内,就会被编丁入哨,发放粮食,圈定土地,组织起来维持地方治安。如此一来,到快过年的时候,武昌府其他县都多少有些外地移民同本地人的冲突,唯有江夏一地,不仅没有冲突,田亩税收还增长了。

    知县刘勷大人十分高兴,向府里报告工作成效。今年正是三年大考,来了才两年就有如此业绩,刘大人明年很可能会更进一步。

    武昌府负责治安刑狱的推官邓来鸾也发现了江夏的与众不同,他向来是个实干的专业官僚,看了看报告,觉得江夏县说是全县无盗,怕是有些吹嘘,就想实际去乡野转转,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带着忠仆,如寻常路人般出了城,先去了东边。这个方向上湖泊纵横,水网密布,原本有些水匪,说起来都是本地渔民,偶尔客串打劫商旅。如今在湖汊滩涂上多了不少流民哨点,将外来的流民安置在这等水泽地区,教授他们养鱼、编芦苇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