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88章 大佬举荐(3/5)
  熊韵芝有些开心,接过来拆了,开篇半文半白的,看着有些好笑。

    都考进士的人了,还是如此不拘小节,保留了商贾习气,看着通俗易懂,却略显啰嗦。

    信里交代了陈吉发在南京的近况,提了些支援的需求。只在末尾留了句“甚是思念”。

    熊韵芝想了想这几日所见,寻了信纸,给陈吉发写回信。

    将家中琐事进行了交代,又把所有产业的情况讲了,最后把自己觉得有道理的各方建议罗列了条目,供他参考,也只在末尾写了句“万勿挂念”。

    写完这些,熊韵芝将信装好,却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眼见着书桌上前几日写的首小诗,有些脸红,但还是折起来塞入信封,然后唤来熙和,让她送去镖局,请人捎去南京。

    希望他能早日收到消息。

    夜色如水,静默深沉。

    第二日大清早,天色才刚刚擦亮,千里之外的南京城,陈吉发将他连夜赶完的策论递给了文安之。

    这篇策论,论述了陈吉发对于明末意识形态与社会治理的思考,着重强调了社会生产需求与上层意识形态脱离之间的矛盾,阐述了当前理学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认为复社等相对先进的思想所存在的局限性。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理学,还是复社主张的复古思想,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寻求的改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末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传统宗族家庭价值观在经济利益面前出现崩解的情况。

    这是明末社会动员力下降的根本原因。

    如果王朝所崇尚的家天下生活格局,不能满足人对追求自我发展的梦想,那么这套意识形态必然无法凝聚最大多数人的共识,无法团结更多的人止乱御辱。

    必须有一套崭新的体系,沟通上下,服务实践。

    在陈吉发的前世,有一个政党做到了这点,提出了系列解决办法。包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各派系的意识形态;在国营经济的加持下,强行完成工业革命;在农民运动的推动下,强制完成“圈地运动”,解放农村生产力;在城乡剪刀差下,完成资本的迅速积累;在特定政治制度下,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现代化的统一。

    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