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捡银子喽!加工钱!”
满山上一百多个丁壮矿工,都像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劳作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多赚银子,一方面,也是要舒缓一下被惊吓到的小心肝。
袁松涛看着陈吉发的背影,不由得佩服非常。原先以为他不过是丹青了得,现在看来,还会奇物之术,看来,自己真的多向他学习了。
陈吉发仔细考察了爆破现场,黑火药的爆炸威力有限,只能掀起表土,还需要更加有威力的炸药,才能一层层将矿脉从岩石中剥离出来,节约人工成本。但这个话没必要和袁松涛说,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等有了三酸两碱,能够规模制备硝化甘油的时候,这些都不是问题。
眼下要解决的问题是运输和冶炼。
后山原本的私矿有条路,依靠小河放排,到了平地再转马车,一天极限也就是两千斤的运力,也就是后世的一吨,根本不解决问题。
要大规模运输,就要先修路。
附近山坡土质疏松,如果是土路容易被暴雨侵袭,如果修高标准的路,那就要用到新的技术,比方说水泥,这又是个新的项目。
大冶不缺烧水泥的材料,石灰石遍地都是,而且在明末,大冶已经有章山、道士袱两座煤矿,历史上,后续大冶又发现了三十多个煤矿,总储量数千万吨,足够陈吉发建立工业基础了。
他打算先弄个土窑,设计每天产两三千斤水泥就够用,先把矿山通往县城附近的道路先修起来。县城附近有个后世的煤矿点,目前还没人开采,陈吉发打算将那块煤矿也拿下来,往后冶炼基地就建在那里。
冶炼方面,马千里搞的那种试验高炉,一天消化一万斤矿石问题不大,正式投产的时候,规模肯定要更大,陈吉发打算直接上八万斤的高炉,这样以流水线生产,每天产铁能有三万斤,也就是十五吨,年产五千吨。
这种规模的铁厂,放在后世就是个农村土高炉的水平,但在大明帝国年产十五万吨钢铁的产量面前,却有了一席之地,至少对于湖广市场来说是足够了。
当然,陈吉发的野心远不止这么大,只是现在资金紧张,暂时先如此设计罢了。
经过测算,把水泥厂、煤矿、铁厂全部拉起来,还要铺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