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听说,还有楚王府的某些关系。至于那个陈吉发,新科进士,年少有为。探子说,江夏城传言此人与武昌知府邓来鸾私交甚密,在江夏本地士绅中,也有财神童子的美誉。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他这个小小的督造能够得罪的。
在大明帝国,生意场上的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清楚后面的官面联系,若是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那就会万劫不复。有些时候,赚不赚得到钱是小事,会不会丢掉脑袋才是大事。
张久清做督造这些年,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思来想去,他觉得自己不能当这个出头鸟。不仅不能当出头鸟,还要妥善利用这件事,讨好各方神仙才是。
但这件事必须要让这些人知道,知道他的辛苦,知道他的筹谋。这就需要通过某个关系将这些意思妥善的表达出去,引起各方面对他这个督造的重视。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叫来小厮,张久清嘱咐道:
“备轿,将上次海商送来的珊瑚带上,咱们去趟张公公府上。”
张公公是朝廷派到大冶的矿监,唤作张德宝,原本是兵仗局名不见经传的小太监,后来因缘际会攀上了内宫监的掌司,又使银子疏通关系,给总理太监张彝宪当了干孙,这才谋得大冶矿监的肥缺。
太监外放地方,除了捞钱,就是捞钱。捞到的银子有几份用处,首先要自己及时享乐,其次也要经常孝敬京城的干爷祖宗,最后,还要时常进献礼物给圣上,表达忠心。
所以,上下都知道,找太监办事,关键一个钱字,张久清也不是个雏儿,自然要带上重礼上门。
然而,这急匆匆赶到张德宝府上,却发现门口已经停了两台轿子,小厮上前问门子,说是公公正在会客。但门子与张久清很熟,见是主家的老朋友,于是主动上前迎候,并解释了几句。
“张督造请往小厅稍事休息,新开的那家乌岭铁厂背后的东家陈进士和袁立魁袁举人今日来拜访,正在与公公谈事。”
张久清心中咯噔一声,想着,来的好快!看来,对面这位陈吉发陈进士,果真是个做事情的,自己多年浸淫官营督造才想通的关节,对方竟然也想到一起去了!
“小哥,恕在下冒昧,今日求见公公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