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发在处理合作社各项事务的时候,大冶铁厂迎来了个不速之客。
客人有六十岁上下,老态龙钟,精神头也不是太好。身边伴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竟然也不让她回避,就当个书童一般带在身边。
马千里心中犹疑,问起客人身份,只说是途经此处,听闻乌岭铁厂事迹,前来探看。再看他身上儒衫,又见谈吐举止,不像是普通人,于是拿不定主意,连忙派人送信给江夏,同时通知叶祥龙和袁立魁。
老头四处查看,见到那日产三万斤铁料的高炉,问了正在上值的许定山几个问题,又去了刚刚竣工的炼焦线,听了工匠的解释,对各种安排都点头称是。
最啧啧称奇的还是煤矿上的蒸汽机。这老人不仅上前仔细查看,还反复询问照看的工人,到底运转原理如何。照看的工人其实并不清楚,随意胡诌,老头只是点头,并不应声。
马千里是怕得罪大人物,所以谨慎陪同,厂里机要,倒是没有泄露。
不多时,叶祥龙先来,他也不认识这老人,但看他言谈举止,肯定不是普通人,于是也像马千里这般,老老实实陪同。直到袁立魁来,这谜底才算揭开。
袁举人毕竟是在湖广通政做过事,对各方面的大员有所耳闻,上前先见礼,然后请教来由,又听他陕西口音,很快明白了这老头的身份。
此人乃登莱巡抚孙元化友人,曾任辽海监军道的王徵。
袁立魁对王徵不甚了解,对孙元化的各种经历倒是熟悉。他大略晓得孙元化是天主教徒,所举荐之人大概也是天主教徒,这帮人热衷奇物机巧,因此得天启皇帝赏识。但今上不喜奇物,因此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遭到了清算。
天启和崇祯,孰是孰非袁立魁不懂,但他是蔡复一的下属,感念的是天启皇帝的恩情,如今崇祯继位,虽然说起来是崇尚儒学,可天下大乱,没做成什么事情,作为实干出身的袁立魁,心里其实是有判断的。见到同样因为崇祯而获罪的王徵,心里多少有点兔死狐悲的同情。
因此,便待这王大人格外的热情。
王徵获罪后,本要同孙元化一般问斩,但恰巧那时候审案的主审,是他的好友来于廷,于是判了个发配充军。王徵发配到了海南流放地,动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