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残阳从妓院的阁楼跳下身亡。
李良人很快看完,只觉得剧情震撼,充满张力,情绪激荡。他努力平复心情,然后长舒一口气。
“都是特别优秀的作品,李某闻所未闻。”
“优秀就行了,这件事交给你,回去做吧。学堂的课还是要继续带,我现在手头实在没人用。包括陶樱陶小姐每旬也要带两天课的。你就比她稍微辛苦些,每旬带三天课吧。让宋小姐给你安排。”
“请先生放心,良人务必将事做好。”
从陈吉发的值房出来,李良人脚底像是踩在了棉花上,飘飘然不敢置信。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正经的秀才,居然丢了读书人的身份,凭借讲话本子的才能被进士公赏识,更是震惊于,陈进士的眼观和独到的见解,竟能让话本子也产生出犹如经史子集一般教化人心的力量。
李良人算不上特别出众的儒生,但作为底层的读书人,又经历了磨难,更加懂得世间冷暖,人心炎凉。在这个平凡的午后,书生李良人看到了四书五经之外的靓丽风景,看到了人生不同的出路,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再不复刚刚到江夏时的惶然。
崇祯七年的尾巴在忙碌中溜走。腊月十五之后,因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而变得富足的江夏,竟然在这乱世之中有着比往年更加热闹的年景。
尤其是合作社在江夏县城搭台唱戏,用义演和慈善捐赠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眼球,也让前不久的花边新闻慢慢冷淡下去,明面没有什么声音了。
熊韵芝的小腹已经凸显出来,为了在慈善捐赠上亮相,她穿了宽大的袍子。为了保证她和孩子的安全,徐成洛给她增派了女卫,又在外围布置了好些人手,总算才放心了些。
从小年开始,熊韵芝就每日参与慰问、施粥、祈福等活动,市民们每日看她忙忙碌碌的样子,加上又真的受了恩惠,于是原本仍然在私底下传播的那些咬耳朵的小道消息,也逐步消失了。那些编排她抛头露面的言语,也都被“不抛头露面如何能施舍你?”、“吃了人家的粥还要说人家不该出来给你吗?”之类的言论给冲销,这都是女会通过女工、女学生传播的。
而到了除夕这天,合作社更是彩排了一整场晚会,有歌舞表演,有曲艺,有评书,压轴的节目,是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