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正主。你要去找她,本官给你一张帖子就是。”
宋应星拜谢,邓来鸾于是提笔写了封推荐信给他,将他送出门去。
刚刚返回书房,就听见外面叽叽喳喳,原来是女儿回来了。
“爹,你看你看!”
邓云容将一本书摊在父亲面前,邓知府只看了一眼,就瞪起眼睛。
摆在面前的是一本《知行论》,这次,署名排第一位的就是邓云容。
“胡闹!怎么又出书?还是这种离经叛道的?!你是嫌爹爹政敌太少吗?!”
邓来鸾是科班出身的正经进士,博览群书,这标题一看就知道肯定是讲阳明心学的东西。他本人虽然是个实干派,同情心学,但他同时也是个职业官僚,知道如今朝堂上理学信徒多,尤其是崇祯皇帝上台后,尊崇纯而又纯的“德治天下”,喜欢引经据典,对“知行合一”的心学信徒多有打压,甚至对复社这种“复古”派擦边球都表示反感,因此,邓来鸾觉得女儿这种摆明车马支持心学的书籍,是在为自己树敌。
“哎呀,怕什么?!”邓云容却是娇笑嫣然,冲着父亲撒娇道:“男子写得,女儿为何写不得?陶先生说,如今这世道崩坏,无德者窃据高位,庸碌者着书立说,还不如我们这些女君子之义呢。”
“女儿家天天琢磨这些?!”邓来鸾气不打一处来,“都十六了!你娘也不管管你,天天在外面野的没边了。这书已经刊印了吗?”
“是呀,先印了五百册。文稿先前寄给子安先生指点过,他说女儿的文笔很好,说要将这书选入合作社学堂的推荐书目呢。”
邓来鸾分外惊讶,文人着书,不外扬名后世、开宗立派,现在,自家的女儿跟他说,她编写的文集,要纳入书院的教学,成为参考书目了。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女儿的思想,将成为江夏孩童的启蒙和人生指引,将成为文庙中受人敬重的先贤!
他怔愣的盯着女儿开心不已的面庞,十分无语的翻开那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决的白话题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有落款,但字迹工整有力,醒目美观,邓来鸾一眼就认出来,是陈吉发的字。
往下翻,文章首先讲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