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想法可算离经叛道了。”邓来鸾笑了笑,看一眼陶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宋先生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子安,他在奇物百科方面算得上是万事通。”
宋应星就是为了技术来的,听见邓来鸾这么说,于是将闷在心中的问题抛了出来。
“方才听邓小公子说的蒸汽机,不知能否亲见?”
“当然可以,不过那东西笨重,在煤矿不便搬运,明日我安排人送您去大冶现场看。”
“前段时间听闻,江夏如今生产许多外面未曾见过的东西,包括水泥、四轮马车、香水、玻璃等等,这些都能看到吗?”
“原理可以了解,但这些大多卖了专利权,具体的工艺细节是商业机密,合作社同投资人都签了协议,恐怕暂时不能让您细看。”
这番说辞与之前水晶银镜相同,宋应星点点头,没有再追问。陈吉发想了想,补充道:
“在下这里还有一件东西,前段时间已经准备好了,如今您来,正好可以一起看看现场试验。”
“哦?那是何物?”
陈吉发卖了个关子,并未明说。
“诸位,若是得空,随陈某来。”
先前让吴婷的织布厂做的东西,是个绝密任务。东西做好之后,组装、调试,都在梁湖边上偏僻的荒滩进行,此时,正有镖会的镖师守在这里。
今日邀请邓来鸾与宋应星来看,倒并不是临时起意。陈吉发一开始就准备请人来观礼,只是没有想好由谁来公开这件事情。而宋应星的到来,无疑让他有了个很好的放风渠道。
大家坐着四轮马车,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前行,到了目的地附近,换乘普通马车,在碎石铺就得乡间小路又前进了三四里路,这才最终看到这个巨大的东西。
展现在宋应星眼前的,是一个硕大的被麻绳捆扎起来的布球,燃烧的火焰挂在绳索上,悬空吊在布球下方,再往下,火焰下是个吊篮,装着各种设备。
这是个热气球。
热气球的原理非常简单,制作也不是很难,但在这个基础科学落后的年代,能想到这个原理并制造成品,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明。
陈吉发的热气球采用结实的棉布制作,风帆等需要经常操控的部位,甚至奢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