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28章 铸炮(1/5)
    陈吉发拿出来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拿破仑”炮的设计图纸,这种十二磅前膛野战炮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被陈吉发这个穿越者拿了出来,准备用在十七世纪的战场上。

    由于工艺和材料的原因,他不可能真的完全复制拿破仑炮。比方说炮架上的调整摇杆,这东西以现在的工艺很难完成,只能用支架来替代,用以调整仰角。青铜炮身目前也没这个条件,只能用性能接近的铁,好在乌岭铁厂如今的铁料质量远超同期,还算是胜任。另外,炮车的轮轴还是采用的滑动轴承,传动效率不够,拖拽会比较吃力,可能需要更多的挽马。

    不过,无论缺点多大,这种拉着就走,架起来几分钟内就可以开炮的玩意,毫无疑问的,是主宰这个时代战争的,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

    事实上,明朝时期,中国的火炮技术并不是特别落后,也发明了有带轮子的野战炮,茅元仪的《武备志》记载了一种叫做铜发熕的火炮,就是用木头车架拉动的野战铜炮。这种炮没有活动支架,调整仰角和转动方向都特别困难,应该说改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不过,明灭亡后,清朝在火器上的发展便陷入了停滞,此后二百多年,基本还停留在明末的技术水平上,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朱大典作为知兵的重臣,自然是懂这些东西的。看到设计图的时候,他就知道这种野战炮是在现有火炮上的改进。不过,他也有些疑惑。

    “四斤重的炮子需要五百斤的炮来打,你这打十斤的炮子,又该有多重?”

    “炮重七百五十斤,炮架二百斤,需要六匹马拖拽。也有打四斤炮子的缩小版,炮身三百八十斤,炮架不变,需要四匹马拖拽。”

    “为何你的炮小而威力大?”

    “自然是学生进行了改良。具体就不细说了,大人信任,即刻下令,学生一个月内将炮样送来。”

    朱大典捋着胡须,眯起眼睛。他想了想卢象升的推荐,又想了想那那些入了口袋的银子,觉得不妨试一试,总之也吃不了大亏。

    “拳拳报国之心值得勉励。本官今日便上书朝廷为你请旨,且回去先准备炮样。”

    “大人高义!”陈吉发连忙拜谢,又送上一份厚礼,“学生还有五百套甲胄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