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29章 晋商(3/4)
但是规模不算太大。江夏本地士绅商人更信任本地的钱庄,比方说陈吉发的合作社,就是与四通钱庄合作。

    不过,随着合作社在江夏大型工商,即便大多数业务被江夏本地的钱庄瓜分,但王记钱庄在江夏的生意仍然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从崇祯六年到现在,业务量几乎是翻了一倍。

    对于这件事,王记钱庄江夏的负责人王珏无疑是最开心的那个。不过,随着北面越来越乱,王家本家的经营受到了影响,王珏并没有在连年增长的业绩中获得些许的安全感,反而感受到了压力。

    王珏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五,本就是偏房,王珏本人还是庶出,母亲是歌姬,出身背景在王家大族中算是比较末流了。但他聪明,为人做事灵活,因此得了族中长辈抬举,送到江夏这个不太重要的分号来当掌柜。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崇祯二年到任后,就将家安在这里,立志不做出一番成绩,便不回晋中。

    原本,山西钱庄的生意主要重心在山西、京畿、河南、南京、苏杭等经济发达地区,江夏这种地方,既不受重视,也没什么业务量。不过,崇祯三年赶上陕西大乱,王珏抓住机会,联系了好些个倒卖物资的商人,给他们贷款往陕西运送粮食物资,竟然将业务扩展了不少。靠着这些本钱,崇祯七年又投资了几家合作社的合作商户,这才让业绩好看不少。

    正因为王珏的努力,江夏分号水涨船高,随着本家生意的受动乱影响,而江南市场又日趋饱和,新兴的江夏反而成了王氏大族眼中的香饽饽,越来越受重视,而王珏屁股下的掌柜位置,也越发不稳当了。

    本家相熟的伯父前段时间来信,告诉他,如今族中已经在酝酿各地新的掌柜人选,其中就有江夏分号,内定要换成本家嫡系的三少爷王珺,而王珏可能会被派到九江去。

    伯父是以恭喜的口吻给他写信。毕竟,九江有钞关,结算的商户众多,业务量是有保障的。但是王珏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因为王家在九江的业务十分单一,只有存取汇兑,又因为金额很大,族中各房都安插有亲信,掌柜没有什么自主权,他想经营些自己势力的想法注定是不成的。

    而王珺虽然是大老爷的三子,却是最受宠的良妾所生,母族是平遥的粮商,颇有助力。大老爷将王珺安排过来,定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