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274章 党争纷扰(3/5)
是要调任卢象升领南京兵部侍郎,整顿南京军务;江夏陈吉发授大名府推官。

    这样一来,既完成了皇帝指示,将两个人调离开来,又打压了卢象升,让他由封疆大吏变成部内属官,明升暗降。

    温体仁考虑,崇祯皇帝还是看重卢象升才能的,只是有些怀疑他与湖广士绅勾结,若是打压太过,万一皇帝查起来,少不得又要卖曹化淳一些人情,实属不智。

    但钱士升和郑三俊这俩老儿,突然来这么个论功举荐的折子,却是给他递了刀子,这样一来,谢升的这份提案,倒也顺理成章。

    顺理成章?!

    温体仁警觉起来。莫非,这两个老儿算到了自己对他们的敌意,就是要让卢象升去南京?

    那么,这帮人在畏惧什么?筹划什么?

    究竟,隐藏在这道折子后面的逻辑是什么?!

    温体仁不愧是崇祯宠臣,思考问题的脑回路十分清奇。

    他多疑而狡诈,皇帝多疑而寡恩,臭味相投。

    想到这里,他将两道折子先收起来,打算放一放再说。

    这个时候,朱大典的一份折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朱大典大约是知道弹劾他的人太多,也知道王家祯怕是要打小报告,于是报了一份密报,想让皇帝高兴一下子。

    其中解释了他到处扒皮贪污的事情,有这么一句话:“臣筹资铸神威大炮五十余门,俱能以骡马拖拽,日行百里,实野战利器也。言官不通戎政而肆意攻讦,污臣靡费钱粮,臣惶恐,唯有自辩。”

    温体仁回忆片刻,又翻出滁州、商丘之战的折子,没发现那句话说了五十门炮的事情。

    这朱大典搞什么鬼?崇祯皇帝已经有意让他去守皇陵了,他这个时候突然爆这个事情出来,又是为了什么?

    证明自己实力强大,还可以作战吗?他不想去守凤阳,想要继续当五省总理吗?

    怎么可能?

    先不说这些炮是用贪墨的银子铸造的,不一定好用,直说皇帝本身对新技术就很厌恶,尤其讨厌“投机取巧”的西学派。

    自从孙元化编练的火器新军叛逃辽东之后,崇祯皇帝对天主教和这些研究西学的士子恨之入骨,对编练新军的主张也是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