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增加了淑济主仆三人。
这位身负仇恨的格格,如今换了一套汉人的服饰,打扮成士绅小姐,乘坐在马车上。
陈吉发不可能将这么尊贵的人物留在晋中,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丢掉了蒙古盟友。
但将她送回江夏也是不妥的,陈吉发并不希望蒙古部落过早的看到合作社的各种运作方式以及科技成果。
所以将她打扮成陈吉发的表妹,化名赵淑,与赵坤兴兄妹相称,随行到大名府游玩。
大名府是三晋中的魏国故地,有名的魏武卒就是大名府的“特产”,此外,这里还是历史上的天雄军节度使所属,民风尚武,彪悍直爽。
陈吉发任大名府推官,主刑律,相当于后世的地方法院院长,区别在于,推官审案只有初审的拟刑权,并不能对杖一百以上的刑罚拍板。
此外,推官比后世法官的权限要宽一些,还同时监督下级官员的不法行为,类似于后世检察院反贪局的意思。
从工作关系上看,推官与本地主管缉盗和地方治安的同知联系紧密,用后世的官员对比,相当于同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有工作联系;同时向上级提刑按察使司报告工作,与后世对比,相当于向省纪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汇报工作。
但与后世不同的是,推官虽然级别很低,却是吏部直接管理的官员,地方对他没有管辖考核权限。
也就是说,尽管推官横向要对知府、同知负责,纵向要对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可实际上,推官因为是朝廷直属官的关系,可以直接上奏弹劾本地大小官员的违法乱纪情况。
历史上,万历十九年曾经发生过推官袁可立弹劾应天巡抚李涞的历史事件。
总之,推官主刑律,且属于中央指派的官员,权限很大。
在大明官僚体系中,是进士历练增加基层经历的位置,并不是很受制于地方管理体系。
可陈吉发从没把什么朝廷命官当回事,他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把事情做好,与人交往,也都是将尊重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与苏云生他们汇合,安顿好女眷之后,先是拿着拜帖,去拜访了几位重要的地方领导。
先是最大的领导,保定巡抚张其平。
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