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争雄 > 第305章 义师勤王(二十四)(2/5)
没那么简单。

    里面多次提到,有士绅及胥吏多次就已清算完的财产发难,表示“上峰要复查”,又有些士绅拿着无从查证的账目,向鲁信春提出要“追回”那些合法财产,鲁信春不从,往往便会招致胥吏刁难。

    这里面,主要是长桓县的士绅在挑事,但也有其他县的士绅。

    其中最大的一笔,竟然是大名县的。

    当了小半年的推官,陈吉发于判案看卷宗已经有了些心得体会。

    这个时代的侦查技术比较落后,缺少充足的实证证据,非常依赖口供。

    而口供又比较容易作假,所以,卷宗上的内容很多都是不确切的,是表象,不代表真正的事实。

    但真实的口供往往非常细碎,有用信息不多,而假的口供往往中心明确,无用信息不多。

    陈吉发用这条规则审查推翻了很多案件,查实后大部分都是有瑕疵的,因此,当他看到卷宗里指向明确的那些供词的时候,直觉就认为里面有问题。

    鲁信春虽然将矛头指向了胥吏和长桓县、濮阳县,但这里面的口供大概率是假的,找人做的。

    陈吉发又翻看初审的卷宗,里面记叙逻辑不通,前后颠倒,看得出来,完全就是为了徐丛禄拿回财产服务的,所以,说濮阳县与徐家有关系,估计也算不上诬告。

    那么,鲁信春不惜拉两个县下水,拒不归还财产的动机是什么?

    其中的问题又到底在哪里?

    若是顺着这个时代的审案套路,陈吉发觉得,这件事肯定弄不明白。

    他决定另辟蹊径。

    第二日,陈吉发带着赵坤兴,找到了大名府有名的牙人,这人姓杨,经营一家当铺,常年帮人处理各类财产转卖,也帮人牵线,找些游手帮忙收账。

    杨掌柜没想过官府会突然上门,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这人心理素质不错,面不改色。

    “不知大人莅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不必客套,找你打听些事情。咱们到账房去聊聊。”

    杨掌柜听说这话,面色有些不虞。

    他给门口的小厮使了个眼神,后者刚离去没跑多远,就被守在那边的白役拦住,赶了回来。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