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广超两兄弟要被施清玉记恨出大事。”
“旁人家的事儿,轮不到你我烦心,有这闲心,不若想想如何多卖些自家茶。”商文姝像商进梁,君子之道,不妄议他人是非。
“长姐不若去查一查这些陈粮的由来。”商名姝心思一动。
买茶赠粮能够抢走他们两成利,粮食的数量之巨可想而知,连着三年江南丰收,也积压不了这么多陈粮,王家费些周折运往远些地方兜售也是暴利。
自己不想折腾,找个船商让利,也比卖给施家好。
“名姝,你是怀疑这批陈粮有问题?”商文姝跟着商进梁学得都是正大光明的经营手段,她和商进梁没有怀疑过这批陈粮有问题,这可是要入口之物!
“未必如我所想,长姐先查一查,看看陈粮来源,我们能否截断这批‘陈粮’?”团扇掩唇,商名姝眉眼弯弯,“售卖之事,我们另想他法。”
“你可有法子?我们与林世伯交好,他们赠粮,我们赠布?”商文姝这几日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妥帖应对之法。
商名姝摇首:“同业相竟,忌以价搏。价战一起,互伤元气,损人不利己,终是两败俱伤。”
“我何尝不知?”商文姝有些懊恼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馊主意,“只是我实在想不出应对之策。”
“施家吃了中下等茶叶的利,我们便从上等茶入手。”商名姝沉吟之后道,“长姐方才所言用上布料倒也使得,我们找林世伯购置一批紧俏价贵绸布,长姐你再去联络吴二伯与汪三叔……”
商名姝嘴里的两家分别是瓷器商吴家和经营书坊的汪家:“你亲自登门,与他们谈一笔买卖,让吴二伯烧中秋应景的瓷器茶罐,汪三叔配上一支笔,将三样物品用特制的木盒放置,铺上林家的绸布,归置得精美些,赶在中秋节前摆出去……”
商文姝听得眉头舒展,几方合作,定制一个价格,卖出多少彼此再分利。
如此一来不仅得人情,施家还不好使坏,否则损伤的就不是他们商家一家的利,先在徽州府试一试,若可行再推行出去。
这是长久的买卖,日后还能变着花样来。
“可多分一些利与汪三叔,做成之后少不得要在他家各大书坊售卖,笔墨纸砚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