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商名姝手中团扇对上对面一位清秀直裰青年,“仁和陈氏。”
仁和陈氏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杭州最大的茶商,掌控着大半龙井茶,别的茶商经手的龙井都是从他们家指缝漏出。
“难道他就是陈大郎?”商梓姝正想知晓龙井的独特炒制之法,一下子被商名姝吸引,“我听闻陈氏这一代子嗣单薄,只有一子,约莫弱冠之龄。”
“看着不像。”商名姝摇头。
“何以见得?”
“护院。”商名姝往陈氏青年身侧打量一番,“陈氏巨贾,从仁和至此路程七八日,这样一根独苗,不会一个护院都不带。”
这位陈氏青年只跟着一个小厮:“你看他衣裳,崭新干净,布料却是去年流行的布匹。”
“你从何处看出是去年的布匹?”商梓姝仔细打量,她只看得出是新衣,这男子的衣裳布料花色本就大同小异。
商名姝笑而不语。
“今日斗茶开始——”施管家上门重重敲锣,由各家参与斗茶的人上去抓阄排序,商家由商梓姝参与。
台上十几人,有三名女子,除商梓姝还有一位四十来岁的妇人和一位似新婚不久的新妇,商名姝认得这两人。
妇人是苏州茶商李太太,她丧夫后接手夫家家业,这几年声名鹊起。
新妇叫赵婉儿,原是他们徽州府人,前年嫁去苏州茶商刘家。
李夫人带来的是苏州名茶碧螺春,赵婉儿带来的是苏州独特的虎丘茶。
虎丘茶以花茶闻名,唐时便有记载,以茉莉花茶、玳玳花茶和珠兰花茶为最,商名姝喜珠兰花,日常常饮的也是珠兰花茶,由刘家购置。
只是不知这次赵婉儿带来的是什么茶,商名姝有些期待。
“第一位上茶的乃是仁和陈氏。”排序结果出来,第一位是陈氏。
“小生陈津,仁和人士。”陈津面带三分笑,他容貌隽秀,身量适中,露出无害的虎牙,显得平易近人。
他带来青瓷茶壶,茶罐打开,夹出些许端到何知府几位品鉴人面前,也让小厮端着些许沿着四方台走一圈。
茶叶扁平光泽,色泽嫩绿。
他亲自烧水,掌控着水的热度,这一点商名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