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将我分尸镇国运,我接婚书你后悔啥 > 第166章 文娱产业!(2/4)
百姓在乎,那自然要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相较于什么枯燥的之乎者也,百姓更感兴趣的,是能够在短期之内挑起人们情绪起伏的东西。

    平日,这大多都通过在村口的那大爷大妈组织进行实现。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东家长西家短方圆,五里之内的琐碎。

    有些时候,监察院的人都需要通过这些琐碎的消息来锁定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可谓是夸张不已。

    除此之外,另外实现的,就是通过酒桌,茶馆。

    那里的人可以谈天说地,从明天天气如何,哪家姑娘更俊,说到点评皇帝,议论国事。

    以往,前者的那些八卦琐碎,无法产生任何的利益效应。

    后者进入的门槛不低,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赚取的。

    那如果,可以在学堂,没有课的时候,让学生总结一些八卦消息,或者其他有趣的见闻,用来在校学之内,进行说书演讲。

    哪怕一个铜板都能够入场三天,愿意掏这笔钱的,大有人在!

    除此之外,苏丞本想的,是通过弄个类似于官服礼包之类的,在上面刊登一些有趣的故事进行售卖。

    但是可惜,成本压不下来。

    而今所用的印刷术是活字印刷术,使用的纸张,则是揉至木浆成纸。

    印刷术其实算是简便了,哪怕来不及每天发报,天搞一块板,慢慢印刷,其实不是问题。

    麻烦的是纸!

    纸张的制造成本下不去,报纸的价格就会变得极高。

    人花一个铜板,满足自己三两天的乐趣,愿意为此消费的大有人在。

    但是,为了看一些报纸,花十文八文的,这可顶两天的口粮了,一般人不会舍得如此。

    而且退一步来讲,就算有人想买,那也得认字才行!

    现在的文盲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而那剩下的百分之五里,又有九乘九,全部都是家族之人!

    普通百姓压根不认得字。

    三个多月的学习,倒是足以让学生学会一些常用的生字。

    因此,让他们来作为说书人,反而能够在前期给他们一些分成,作为收入,还能够提高读书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