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二位。关于权限方面的事情确认完毕,现在联邦理事会已经可以正常行使行政权了。多谢您的协助,阮轩铭……老师。
凛在轩铭的名字这个地方稍微停顿了一下,轩铭的名字格式和发音确实在基沃托斯显得有些陌生,所以凛在说出轩铭名字的时候还是有点……不熟练。
有太多「不合理」的事情了,老师的名字为什么会下意识的「忽略」掉?
轩铭:“看来凛已经注意到了,现在「不合理」的情况。”
沉浸在疑问之中的凛也反应了回来,说道:“是的……您的名字,轩铭老师。”
轩夜沉思着说道:“看来这个世界存在一定的「限制」。”
“限制?”凛有些疑惑这个说辞。
轩铭解释道:“简单来说,这种限制是为了防止世界崩溃或其他不稳定情况的发生,你们的部分认知会被局限在「世界观」的范围内。
“在总集世界中,我也见过其他的像这样类似的世界,这种屏蔽机制并不罕见。
“但我没想到它在基沃托斯竟然会在这种小事上体现出来。”
剧情内容向的游戏大多数是这样子的,为了代入感会牺牲掉一些东西。
轩铭所言的见过其他的世界,也是自己「游玩」过其他游戏的另一种说明。
毕竟是「玩家」在不同的世界(游戏)内承载的身份也不尽相同。
不同于rpg类型的游戏,玩家自己进行「角色扮演」,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一个是「玩家」赋予主控视角存在,像是舰长,指挥官,博士,这么一类形象尚未有着明确指定的样子,就是「玩家」赋予角色存在的身份。
另一类rpg角色扮演的则是自己成为那个角色,玩家控制的角色有着鲜明的角色形象。
举个好理解的例子的话——《崩坏:星穹铁道》的开拓者;《原神》的旅行者兄妹,这种有着明确主角人设的,自然是隶属于rpg游戏的范畴了。
像ba游戏本体之中,老师没有具体形象的「玩家」主控视角,采用的形象,自然会是轩铭原本的样子。
只不过按照以往来看,以明日方舟的博士举例子,虚像映界之中干涉「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