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何雨水结婚第四年跟沈林一起分到了轧钢厂的筒子楼,两间房间,在走廊里做饭,每层楼共用水房和厕所。
“舅舅你来了!”开门的是雨水的大儿子,8岁的沈学文,雨水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沈瑶。
“舅舅!”两个孩子很高兴,舅舅来就有好吃的,跟大舅哥田明礼家的几个孩子一样的反应。
“哥来了?”
“大哥,快坐!”
何雨柱放下肩上的麻袋,里面装了腊肉、香肠、花生还有白条的鸡鸭鹅鱼,年年都送,每年还不止一次,慢慢的沈林也就不跟他客套了。
何雨水嫁到沈家第二年眼看都瘦了好几斤,他心疼妹妹,就时不时喊她和沈林回家吃饭,等搬到了筒子楼小两口的生活才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脱掉外套,坐下抱着外甥外甥女聊会儿天,给他们一人一把糖果,何雨柱又起身去老丈人家。
老丈人去年退休把岗位传给大孙子,安心在家看孩子。如今大舅哥田明礼有3个孩子,田国强、田国明、田蕊。
小舅子田明智64年也进了铁路公司,做了乘务员,有机会天南海北的到处跑,如今也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孩子分别叫田国永,田蕾。
寒冬腊月的星期天,一家人6大5小都在家里。
“柱子来了?”、“姐夫!”、“姑父!”、“爸!妈!”
一通乱七八糟打过招呼,何雨柱坐下喝水,闲聊家常。
“小弟,我听说南边都开始有人做生意了?具体是什么情况?”
“是听说有挑担子的,有摆小摊的,还有在自己家里开小作坊的。但我们到站了也就是歇一宿,没时间到处逛,太具体的不清楚。不过,听说有人一天就能赚一个月工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柱子,你是有什么想法?”
“没有,爸,我就是问问,感觉情况要变了,变成55年之前的那种,允许个人做生意的时候。”
“还是不妥当,现在有个正经工作,旱涝保收的多好。”老丈人抽着烟,摇摇头。
这是很正常的想法,在接下来十多年里,这种想法都是主流,然后才被取代,结果40年后又反复,考公考编又抢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