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古今名人记 > 第114章 变法图强的铁血政治家(2/4)
会面,商鞅大谈帝道,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第二次,商鞅讲述王道,秦孝公依然不感兴趣。但商鞅并没有灰心,他坚信自己的变法理念能够打动秦孝公。

    第四节:君臣相知

    终于,在第三次会面时,商鞅阐述霸道,主张通过变法革新来富国强兵,秦孝公这才眼前一亮,与商鞅畅谈数日而不知疲倦。秦孝公被商鞅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所打动,决定全力支持他的变法主张。

    商鞅深知,要在秦国推行变法,必将面临巨大的阻力。但他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和支持,这让他充满了勇气和信心。在与秦孝公的深入交流中,商鞅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变法计划,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秦孝公不仅认真倾听,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君臣二人共同谋划着秦国的未来。

    第五节:变法之争

    商鞅的变法主张很快在秦国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秦国的旧贵族们坚决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商鞅的新法会破坏祖宗之法,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在朝堂之上,商鞅与旧贵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商鞅慷慨陈词,指出秦国当前的种种弊端,强调只有变法才能使秦国摆脱困境,走向富强。他以犀利的言辞和严密的逻辑,驳斥了旧贵族们的保守观点。

    面对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商鞅毫不退缩。他深知变法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但他坚信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是能够拯救秦国的唯一途径。而秦孝公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站在商鞅一边,支持变法。

    第六节:徙木立信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决定采取一个独特的方法。他在国都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下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金。百姓们对这一命令感到疑惑,无人敢动。商鞅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兑现了赏金。

    此事迅速传遍了整个秦国,百姓们开始相信商鞅变法的决心和诚信。商鞅通过这一巧妙的举动,打破了百姓对新法的疑虑,为变法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七节:变法推行

    商鞅先后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让平民有了通过战功晋升的机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