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踏上了南非的土地。在这里,他目睹了印度侨民所遭受的种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他们被剥夺了基本的权利,甚至连走路都不能走在白人的街道上。
甘地对此感到无比愤怒和痛心。他开始组织印度侨民进行抗议活动,通过和平的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
在一次火车旅行中,甘地因为拒绝从专为白人设置的车厢转移到专为黑人设置的车厢,而被粗暴地赶下了火车。这一事件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种族歧视的残酷和非暴力抵抗的必要性。
从那以后,甘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他成立了“印度人大会”,组织示威游行、罢工等活动,同时倡导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方式。
在南非的经历让甘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非暴力抵抗理论。他认为,通过和平、坚定的抵抗,可以唤起敌人的良知,最终实现正义和公平。
第四节:非暴力运动的兴起
经过多年在南非的斗争,甘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声望。1915年,他回到了印度。此时的印度,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困苦,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
甘地看到了祖国的困境,决定将在南非所实践的非暴力抵抗策略应用到印度的独立运动中。他四处奔走,宣传非暴力抵抗的理念,呼吁印度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甘地的呼吁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响应。他所倡导的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罢工等非暴力行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英国纺织品,改穿土布制成的衣服;拒绝为英国殖民政府工作,以示抗议。
在非暴力运动的浪潮中,甘地成为了印度人民心中的领袖和精神支柱。他的形象总是简单而朴素,穿着自制的土布衣服,手持一根竹杖,以平和而坚定的语气激励着人们为自由和正义而斗争。
然而,非暴力运动并非一帆风顺。英国殖民政府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包括逮捕、监禁和暴力镇压示威者。但甘地始终坚信非暴力的力量,鼓励人们在面对镇压时保持冷静和坚定。
第五节:食盐进军
1930年,甘地发起了着名的“食盐进军”运动,这一行动成为了印度非暴力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