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张仪:战国纵横家的传奇风云
第一节:寒门苦学 初露锋芒
张仪降生于魏国一个贫寒之家,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家中一贫如洗,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未磨灭他的志向,反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渴望改变命运的种子。在那个百家争鸣、思想激荡的时代,知识的力量被无限放大,张仪听闻鬼谷子学识渊博,精通纵横捭阖之术,能以言辞搅动天下风云,遂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投身鬼谷子门下。
在鬼谷子的悉心教导下,张仪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权谋、辩论之术的养分。他日夜沉浸于学习之中,常常在烛光下研读经典,直至深夜。同窗苏秦亦是勤奋好学之人,张仪常与他相互切磋,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进步。张仪思维敏捷,犹如灵动的飞鸟,总能迅速捕捉到问题的关键;言辞犀利,恰似锋利的宝剑,一语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纵横之术的理解与运用逐渐崭露头角,在同窗中脱颖而出。
学成之后,张仪怀揣着满腔抱负,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开始游历各国,期望能寻得明主,施展自己的绝世才华。他首先来到楚国,在楚国令尹昭阳的门下做门客。昭阳位高权重,家中时常宾客云集,张仪本以为能在此大展身手,却未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正悄然降临。
一次,昭阳宴请众多宾客,席间展示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众人皆被和氏璧的精美绝伦所吸引,纷纷围上前去观赏。宴会结束后,和氏璧却不翼而飞。这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有人怀疑是张仪所为,他们认为张仪出身贫寒,面对如此稀世珍宝,定是见财起意。昭阳听信谗言,未加仔细调查,便命人将张仪严刑拷打。皮鞭如雨点般落在张仪身上,他却始终坚称自己清白,宁死不屈。最终,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被无情地赶出了昭阳府。
此次遭遇让张仪备受挫折,犹如从云端坠入谷底。回到家中,妻子看着他伤痕累累的身体,心疼地劝他放弃这充满坎坷的游说之路,另寻安稳的生计。张仪却强忍着伤痛,张开嘴巴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无奈地回答:“还在。”张仪笑着说:“只要舌头在,就足够了。”在这看似玩笑的话语背后,是他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