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解。张仪主动请缨,肩负着重大使命,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见到楚怀王,先以秦国的强大实力相威慑。他描述秦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军队训练有素,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接着,又以丰厚的利益相诱惑。他承诺,若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愿将商於之地六百里割让给楚国。商於之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楚怀王目光短浅,贪图土地,被张仪描绘的美好前景冲昏了头脑,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毅然与齐国断交。
然而,当楚国派人去秦国接收土地时,张仪却耍赖称自己当时只说割让六里地,而非六百里。楚怀王得知被张仪欺骗,恼羞成怒,犹如一头被激怒的雄狮,立即发兵攻打秦国。秦国早有准备,联合齐国大败楚军。战场上,楚军被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楚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不仅未能得到商於之地,还失去了大片领土。
张仪又趁机前往其他国家,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游说各国君主。他对各国的国情、君主的性格和诉求了如指掌。在游说过程中,他晓以利害,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提出不同的策略。对于胆小怕事的国家,他以秦国的强大武力威胁;对于贪图利益的国家,他以丰厚的好处诱惑;对于摇摆不定的国家,他分析合纵与连横的利弊。在张仪的巧言善辩下,各国纷纷放弃合纵,转而与秦国结盟。张仪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如入无人之境,成功地瓦解了六国合纵联盟,为秦国的扩张扫除了重大障碍,让秦国在战国的舞台上更加肆无忌惮地展现自己的野心。
第四节:风云变幻 仕途起伏
张仪在秦国的声望如日中天,成为秦惠文王最为倚重的大臣。他为秦国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受秦惠文王的信任和宠爱。然而,风云变幻,世事无常。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秦武王性格直爽,崇尚武力,不喜欢张仪这种靠言辞谋略行事的人,且朝中一些大臣也趁机诋毁张仪,说他巧言令色,反复无常,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张仪察觉到形势对自己不利,犹如惊弓之鸟,时刻警惕着危险的降临。于是,他心生一计。他向秦武王提议,让自己前往魏国,利用自己在魏国的影响力,使魏国归附秦国,以此作为秦国向东发展的跳板。秦武王考虑到张仪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