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出列,躬身行礼后道:“陛下,微臣只是猜测。西夏可能会偷我朝的东西,于他国内推行,久而久之,便成了他们自己发明创造的了。”
“不至于下作至此吧!”
辅政大臣们已经许久没听到这么泼皮无赖的说法了,感觉实在荒唐,都有些难以想象。
可无论如何,官家和辅政大臣们都打起了精神,下次西夏再提要求,就得仔细想想了。
到了十二月,诸国使臣来朝贺正旦。
虽说其他使臣皆是豺狼虎豹,但大宋群臣却总要多注意西夏使臣几分。
因着我朝与西夏摩擦已久,早些年前就不再允许相互贸易。这次西夏使臣是带着任务来的,身后大车小车的并不是给大宋皇帝的礼物,而是用来贸易的价值八万贯的货物。
嵬名聿正再次带人出使宋朝,没想到大宋皇帝听到他是来贸易的,直接将他丢给了一众大臣。
看看那大体格子,说是久战沙场的武将也不为过吧!
想着自己陛下说的“多买些!”,再看看周遭大宋官员的视线,有些汗颜。
只是没等他再犹豫多久,就遭到了“砍价”!这一趟出来,都没回本,甚至还亏损了许多。
两次出使都失败,只怕他的官职都要到此为止了!
嵬名聿正再次灰溜溜的回了西夏,而小皇帝照样宽慰他,说自己并不生气,是宋朝没有风度。
只是李谅祚虽然嘴上说的不气,但后来向宋朝进献的节礼还是减半了。
显然是气得很。
在两国你来我往间,嘉佑七年的正月到了。
西夏皇帝李谅祚虽然生气,但为了国家发展还是委曲求全。
上书夸赞官家的御制诗好,若是能赐下石刻印本让他瞻仰,就更好了!并且进贡了五十匹马,来求官家赐下各类书籍和宋朝的礼物。
不知道为何,每每看到西夏皇帝传信过来,官家都想起了上次那个小官说的“偷”字。虽说拒绝好像有失礼仪,但官家还是通通拒绝了。连西夏的马都没要。
毕竟青唐羌每年进贡数万马匹,大宋不缺这三瓜两枣的。
西夏遭遇了几次拒绝,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后来干脆直接